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新闻报道
 


案例:“家贼”难防--记我国首例法人侵犯商业秘密、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刑事案件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8月3日 10:56 社会

  创“诺亚”

  方舟崛起树大招风

  1997年,山东省阳谷县方舟集团公司耗资数百万元,用近两 年时间研制成功“诺亚”牌双层高档水晶玻璃杯。这种造型别致 的保健口杯一上市便深受市场欢迎,并获得“全国十佳优秀发明 成果暨第九届发明展览会金奖”及8项国家专利。消费者有口皆 碑,“诺亚”很快风靡全国,当年便创下1.5亿元销售额的记录。

  一种杯子何以会赢得消费者如此青睐?原来“诺亚”选用高 级水晶玻璃为原料,采用双层真空结构,能适应-40摄氏度至2 60摄氏度温度骤变,具有保温隔热功能,杯盖处有变色涂片随时 提示杯中水温。杯底还装有经精炼的麦饭石,木鱼石等,对水具 有保鲜、磁化、矿化、消毒的作用。这一切,使原本普通的杯子, 因之而变得不普通;原本平常的杯子,也因其丰富的科技含量而 变得不平常。

  “诺亚”凝聚了方舟人的心血,寄托了方舟人的希望。为了 确保“诺亚”的技术秘密不致泄露,方舟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口杯的发明人卢恩光为产品的一部分关键技术制定了严格的保密 措施,关键工序的车间永远大门紧闭,甚至谢绝各级领导人参观 视察。“诺亚”得到专利和商业秘密的双重保护,方舟人以为可 以大干一场了。

  然而,仿冒品仍旧出现了。“诺亚”在市场上独领风骚还不 到一年,同一包装、同一款式、同一商标的仿冒货就在市场上堂 而皇之地出现了,而且就出现在方舟集团的家门口!

  1998年7月上旬,方舟集团在对各地销售网点的例行走访中, 在阳谷县某商店发现了假冒“诺亚”,遂当即向阳谷县公安局报 案。县公安局对此高度重视,于7月12日紧急立案,分派十几名 刑警火速赶赴郑州、滕州等地。刑警们顶着炎炎烈日,乔装打扮, 昼夜盯守,秘密传讯可疑经销商,终于揭开假“诺亚”的黑幕— ——假冒仿制的始作俑者竟是身为方舟集团副总经理兼销售公司 经理的王文奎!

  方舟人震惊了,迷惘了,愤怒了。

  黑吃黑

  王文奎踏上不归路

  “诺亚”销售火爆尤如一棵耀眼的摇钱树,引得山东省滕州 市光明实业公司经理俞成君垂涎。1997年夏天,俞通过熟人暗中 找到王文奎,出价30万元,要王搞到“诺亚”口杯的生产线技术。 王文奎明知生产“诺亚”的接口技术是企业机密,严禁泄露,但 在30万元的诱惑面前,身为公司副总的他竟然没有丝毫犹豫便一 口应允。同年9月,王文奎诱使公司技术骨干王福陆绘制了“诺 亚”口杯生产线接口设备零件图纸37张。同年10月,利欲熏心的 王文奎怀揣37张图纸,兴冲冲地赶到滕州市,下榻在一家宾馆, 迫不急待地欲与俞成君“成交”。然而他做梦也未想到是螳螂捕 蝉,黄雀在后。

  老谋深算的俞成君深知王文奎走上的是一条身败名裂的罪恶 之路,对待这样一个没有退路的家贼,根本不需花大价钱。俞成 君热情地邀王到餐厅共进午餐。席间,公司副经理赵月海和技术 工人张栖健按计悄悄潜入王住的房间,将王留在房间里的部分图 纸窃取复印后又放回原处。

  餐厅里,王文奎目的明确,急于成交兑现;俞成君拖延时间, “王顾左右而言他”。及至见到赵张二人已得手的暗号,俞成君 的态度立即180度大转弯,明确表示已不打算购买图纸。

  满腹狐疑的王文奎回到房间,发现图纸被动过,怀疑已被俞 成君的人秘密复印。但因自己干的本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如今被 人“黑吃黑”自然不敢声张,只得灰溜溜打道回府。然而,面对 满心欢喜等着分钱的王福陆,无论王文奎如何解释图纸未卖成的 经过,王福陆依旧不信,反认为是王文奎独吞了巨款。无奈,二 人返回光明公司去证实对质。在光明公司的生产车间,他们看见 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安装生产设备。谈及图纸,俞成君很“大度” 地给了每人1万元人民币。

  光明公司虽掌握了生产设备的图纸,但要生产出“诺亚”口 杯,还必须掌握生产技术。春节后,已经下水的王文奎一不作, 二不休,干脆指使王福陆去为光明公司做技术指导。王福陆专程 跋涉几百公里,赶往滕州,为光明公司生产“诺亚”进行技术指 导。王福陆因此收受俞成君3500元人民币,其中2000元分给了王 文奎。

  昧良知

  内外勾结制售假货一条龙

  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俞成君十分得意,这方舟集团耗资数百 万元研制的“诺亚”口杯技术竟如此轻而易举地到手。什么8项 国家专利,什么技术秘密,在他看来,有钱能使鬼推磨。望着在 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的王福陆,俞成君自认为生产“诺亚”已 水到渠成。

  1998年3月,光明公司飞速地生产出双层玻璃口杯。同年6月, 已能批量生产。王文奎又三次向光明公司提供“诺亚”的烫花纸。 假诺亚虽不具保温保健功能,外形却是足以乱真。如何将大批形 似神非的劣质杯变成金钱,成了俞成君的心病。

  关键时刻又是王文奎“挺身而出”。这位方舟集团主管销售 的副总,看准了制售假冒商品是块利润丰厚的肥肉,竟主动向俞 成君提出包销其全部口杯的要求。从此,俞成君如鱼得水肆无忌 惮地公然造假,王文奎双重身份道貌岸然地吃里扒外。

  为了使假“诺亚”能以假乱真,王文奎伙同其妻、阳谷县高 庙王中学教师张春焕,河南省台前第一中学教师孟昭科,阳谷县 高庙王中学教师董红军等人,与俞成君等联手,组成了一个完整 的生产、包装、销售体系。

  1998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滕州光明公司以每只70-90元的 价格销售给王文奎双层玻璃口杯5000余只。王文奎伙同张春焕、 孟昭科、董红军、俞成君、张栖健等先后在孟昭科家中和光明公 司仓库内用“诺亚”口杯的注册商标、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及包 装箱将假诺亚打扮得足以乱真。然后,通过方舟集团的销售网络 以每只170元、171元的价格将假“诺亚”销往西安、武汉、滕州 、阳谷等地。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

  曾经被“黑吃黑”的王文奎,这回自己又导演了一部“黑吃 黑”丑剧。为了能把更多的昧心钱搂进自己的腰包,王对与他共 同制售假货的同伙谎称:“安徽一个皮包公司骗去了我厂一批杯 子,已被我们追回,但外包装被拆掉了。咱们以每只120元的价 格买回来,重新包装好再以厂价出售,可以赚个差价。”

  就这样,光明公司70-90元一只的假劣口杯,被王文奎抬成 120元;再经王文奎、张春焕、俞成君等人乔装打扮成“诺亚” 后,以170-171元的价格销往各地。每销售一只假“诺亚”,王 文奎可先赚取30-50元;销售后,再与同伙共同瓜分从120元1只 到170元或171元1只之间的50元价差。几个同伙明知安徽骗去的 口杯只有300只,明知自己包装、运输的口杯来路不正,因而行 动诡秘,偷偷摸摸。截至案发,光明公司共销售给王文奎假诺亚 5000余只,销售额40余万元。王文奎等人共销售假诺亚3000余只, 销售额60余万元。

  东窗事发

  法网恢恢多行不义必自毙

  1999年元月,王文奎、俞成君等7人及光明公司被阳谷县检 察院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提起公诉。

  1999年4月19日至23日及7月6日,阳谷县人民法院在大法庭 连续几天公开审理了这起轰动全国的“家贼”泄密制假售假及法 人犯罪案。能容纳几百人的大法庭座无虚席,门外还挤满了关注 此案的各界群众。当王文奎戴着手铐、低着头被法警押解而入时, 在场的方舟集团职工无不咬牙切齿。望着被告席上几名斯文扫地 的中学教师,记者不禁感慨良多。为了牟取不义之财,这些人类 灵魂的工程师们,竟不惜押上自己的灵魂。

  采访中,方舟集团副总经理刘建华痛心地对记者说,王文奎 每月仅基本工资就有3800元,再加上销售奖励等,他每月收入都 过万元。公司还为他提供了150平方米的住房,空调、取暖、电 话,甚至孩子的上学费用一应由公司负担,然而,如此丰厚的待 遇仍未能使王文奎“养廉”!对于已“贵”为副总何以要做“家 贼”,王文奎在庭审最后陈述中一语中的:就是为了钱。

  1999年7月20日,轰动全国的“诺亚”口杯生产线技术被盗 案在山东省阳谷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高悬的国徽下,审判 长朱保宪威严的宣判:

  被告人王文奎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犯生 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 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5万元,追缴非法所得人民币61200 0元。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方舟集团经济损失人民币109375 元。

  被告单位光明公司犯侵犯商业秘密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罚金人民币90万元,追缴非法所得人民币40万 元。赔偿方舟集团经济损失人民币328125元。

  被告人俞成君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犯生 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 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5万元。

  被告人张栖健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 罚金人民币2万元。

  被告人王福陆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 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追缴非法所得人民币11500元。

  被告人张春焕、孟昭科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判处有 期徒刑二年,并分别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及追缴非法所得。

  被告人董红军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免除刑事处罚。

  痛定思痛

  方舟人知难而进全面打假

  王文奎等人和光明公司疯狂制售假劣“诺亚”的行为只持续 了不到一个月,就被公安机关破获,但由此带给方舟集团的灾难 却是难以估算的。1998年1月-6月,“诺亚”口杯的销售额一直 以每月300万元的速度递增,但进入7月以后,受假“诺亚”冲击, 销售曲线由上升急剧逆转,至1998年底,月销售额已比7月份又 下降了30%,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33万元。

  灾难还远不仅此。技术秘密的泄露,使鱼龙混杂的市场掀起 了一股仿制“诺亚”口杯的狂潮。真假“诺亚”虽在功能上天壤 之别,但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却常常上当受骗。为了消费者的利益, 也为了企业的生存,方舟集团专门成立了打假组织,在全国28个 省市的销售联络处配合公安、工商全面打假。目前,已查获的劣 质仿冒口杯就有14种之多。经专利部门鉴定,仿冒品全部为“诺 亚”专利侵权产品。迄今,假劣口杯的猖獗已使方舟集团蒙受了 上亿元损失。而一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的樊篱,也使假“诺亚” 有恃无恐。

  更为可怕的是,至今光明公司的副经理赵月海尚携带“诺亚” 口杯生产技术图纸在逃,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为方舟人留下了 巨大的隐患。

  采访中,卢恩光深情地回忆起方舟人研制“诺亚”口杯的艰 苦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试验,痛苦、风险、艰难、 追求,‘诺亚’口杯浸透的决不仅仅是方舟人的血汗,而是泪水 呀!”谈起“诺亚”的劫难,这位硬铮铮的山东汉子话语竟有几 分哽咽。他希望此案能唤醒更多国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能 对那些已经或打算制售假劣产品的企业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卢 恩光在谈话中很想表现得“洒脱”一些,但这洒脱总让人感到沉 重和苦涩。好端端一个红红火火的企业,被“家贼”害得元气大 伤。1998年5000多名员工的企业,现在已减至不足4000人,而且 还有2000人面临下岗。企业的命运、职工的前途,这一切都让卢 恩光寝食难安。然而,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在日趋严酷的竞争 中,卢恩光决心带领“方舟”,勇敢地去迎接更严酷的挑战。毛 铮铮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