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重新认识儒家经典-访社科院研究员姜广辉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9月17日 10:22 光明日报

  姜广辉:1948年生,黑龙江安达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中国哲 学》主编,《朱子学刊》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主编。主要论著有《理学与中国文化》、《走出理学》、《中国文化传统 简论》、《颜李学派》、《论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李: 今年9月28日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辰255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人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许 多人正在发掘以孔子创立的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融汇于社会主义新文化之中,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但有学者指出,目前经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已失却了传统的研究队伍和特别的研究方法,有些方面,如“三礼”几乎成了 绝学。而经学的衰落,会使国学研究丧失赖以生存的精神根基。如何引导人们认识经学研究的重要性呢?

  姜: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比较重视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研究对象基本属于子学,大体属于四库全书中的丙 部之书。而传统学术中经学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史、子、集,但过去学术界把子学当作更重要的东西来研究,以为子学支配 着那个时候的思想界,其实当时在思想界起着支配作用的是经学。古代的经学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因为,生 活于某一社会共同体的民族都有一定的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通过文字形式表现出来,便被视为该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经典。 在中国古代,则表现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其他的学问如诸子学、玄学、理学等都是 从六经发展而来的。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它反映了中国先民对人类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如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具 有多方面的原创性,后世许多思想都可以从中找到最初的原型和生长点,由此而形成中华民族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 。这也就是说,儒家六经是中国文化的轴心,两千余年的中国思想文化异彩纷呈,都是围绕六经这个文化轴心旋转的。从本质 上说,六经是关于调协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学问,它突出彰显了“仁爱”、“和谐”、“秩序”的价值。六经虽是农业社 会的精神文化,但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它的某些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仍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并构成中华民族内在的凝聚力 与亲和力。所以,要认识中国文化的深层次问题,必须要对儒家经典进行研究,但这种研究不是走古代经学家的老路,再去为 经典做注疏工作,而是要用新的理论视角、新的研究方法对儒家经典重新认识,主要是研究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 揭示出历代思想家是如何通过对六经的诠释来指导社会生活的。

  李: 这是不是说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是以不断地对原典进行重新诠释来推进的。儒家经学思想是一种怎样的发 展脉络?

   姜: 是的。诠释不是一种复现的过程,而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每当社会变革的时代,便有重新诠释经典的迫 切需要。现代人对古代经典诠释活动往往看作学究的嗜古成癖。这种理解是不对的。经典诠释活动常常反映出人们在新与旧、 活的与死的之间进行选择的制度焦虑与人生焦虑。一部经典诠释的历史,反映了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文化新陈代谢的历史。历史 上的经学思想运动表面看似乎千年如一日,实际却有着悄然转化的演变轨迹。儒家经学可分为原典儒学、汉唐经学、宋明经学 、清代经学四个大的阶段。

  先秦时期,为经学发生期或酝酿期。如果没有这个前期酝酿阶段,汉代不可能突然搞出经学。原始儒家认为,天 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并主张“以德居位”的贤人政治。新近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中也可以看出古代有许多民主色彩的政治 主张,如宣扬政治“禅让”制度,主张“公天下”,反对“家天下”;讲“君臣,朋友其择者也”,“友,君臣之道也”,认 为君臣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这种思想出现在先秦时期,是非常有价值的。

  汉代经学,可称为“神学化的经学”。汉代经学以《春秋》公羊学为主,《尚书》、《诗经》为辅,皆以灾异谴 告说经。但六经中神学的资源并不多,于是社会上出现许多方士化的儒生,造作无数图谶纬书,以适应造神、造教的需要。这 一方面促进了儒学在思想界迅速占据统治的地位,另一方面也给社会稳定和统治者的地位带来威胁。因此,图谶纬书不可能与 六经长久并行,而迟早要从儒家经学中剥离出去。

  魏晋经学,是“玄学化的经学”。这一时期,王弼、何晏解经以老庄的“无为”思想为本,调和儒道,倡导玄学 ,摒弃两汉阴阳灾异之说和烦琐的注疏之学。他们于儒家经典弃繁就简,退《春秋》而进《周易》与《论语》。

  宋明经学,也可称为“理学化的经学”。宋代经学大不同于汉唐经学,汉唐经学注重制度名物的训诂考证,而宋 代经学则注重经书的义理研求。中国学术史上以“汉学”、“宋学”对言,是从经学的立场而言的。其实汉学注重名物制度等 实在的、可考的东西,是一种儒家政治学;宋学注重解决人的生命的价值、意义问题,是心性道德哲学。宋以后又有“道学” 或“理学”的说法。理学的兴起主要是为了回应佛老之学与功利之学的挑战,也是为了拨正魏晋以来经学上的“杂学”歧途, 因而提出“道统说”,即认为自家哲学是接续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道统”。理学的主要代表人 物是程朱陆王,他们最重视的儒家经典是《周易》和《四书》。宋明理学与同时期西方经院哲学比起来,理论水平高得多,也 可以说是中国哲学最辉煌的时期。

  清代经学,自明末清初,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近似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时期,侯外庐先生称之为“早期启蒙思想 ”时期。这一时期的启蒙思想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为代表,对封建专制进行鞭挞、批判;傅山、王夫之等也同具批判的 精神。

  清代后期,西学传入。这一时期的经学为“西学化的经学”。当时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家认为,孔子身处 “乱世”,向往升平、太平之世,“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这 样,孔子就被塑造成为托古改制的圣人,六经成为主张改制之书,而孔子关于升平、太平之世的理想同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 治相通,那么,实行维新变法,改革君主专制制度,就成为效法孔子的完全正当的行动,这就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 动提供了理论纲领。

  李: 孔子的名字与儒家的《六经》是联系在一起的,而儒家的《六经》又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原典精神。经典是 一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社会积累凝结而成的生存智慧,民族的文明体系又是以它为核心价值来构筑的。那么,我们弘扬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怎样对待读经问题?

   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当代中国人应读现代的经典,因这里有现代中国人所应取的价值观。经,作 为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样法,要能指导人们的生活。现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应读邓小平的著作。如果 现在号召全国重读儒家经典,那是开历史的倒车。但儒家经典并不是完全不可取,其中包含着许多优良的东西,经过重新诠释 ,可以为现代化服务,因此,应该有选择地学习和继承。

  李瑞英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