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云居寺石经回藏引起世人瞩目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9月7日 20:26 北京晚报

  万众聚焦9月9日

  在房山西南距市中心75公里处,在云居寺的压经塔下,在石经山的洞穴里,曾珍藏着14278块石板,这些历经 1300多年的石板上镌刻着一部完整的经书。今天,房山云居寺修复工程的收尾工作已全部完工,备受海内外瞩目的辽金石 经回藏地宫仪式定在1999年9月9日9时9分9秒举行。

  记者驱车赶至云居寺采访时,房山区副区长、石经回藏工作指挥部指挥王洪钟正与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的同志讨论诸如 9日仪式当天,用什么样的音箱、什么质地的红布等细节问题;寺中十几位僧人连同住持净慧正紧张有序地为9日那天的大法 会做前期准备工作;新建成的“石经地宫”前,几十位工人在加班加点地铺设崭新的青石路面。云居寺的杨海峰主任介绍说: 当天的仪式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在毗卢殿前,由净慧住持主持有来自海内外99位高僧参加的“云居寺’99石经回藏大法 会”;9时左右,“房山云居寺辽金石经回藏庆典仪式”将在“石经地宫”门前举行,其中一项内容是由净慧住持手捧一个装 有三本纸经的石匣放入地宫,然后,当最后一块辽金石经板被搬入地宫后,9时9分9秒,地宫门准时关闭;第三项内容是随 后的为抢救隋唐石经,向社会征集石经山石经保护方案的新闻发布会及捐款仪式。云居寺的住持净慧大师告诉记者,大法会从 8日下午开始,下午4时开始将举行一个近两小时的净坛仪式,这叫做前行法;第二天从早上6时30分开始,在石经回藏前 举行的法事叫正行法;与石经回藏后举行的后行法共三次法,组成“’99石经回藏大法会”,届时,包括99位高僧一共会 有国内外僧人400多人前来参加此次活动。另据了解,9日当天,主办单位专设了面向单位团体的贵宾证(捐款5万元以上 )和面向个人的观瞻证(捐款1000元以上)。上午10时30分,全部仪式结束之后,当天进云居寺参观游览的门票为2 00元一张,10日起仍恢复为30元一张。有关负责人说,从9日当天起,石经地宫即对游人开放,进地宫参观暂时不会另 外收费。

  黄金有价石经难得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印尼总统访华,周总理陪他到房山参观云居寺的石经。笃信佛教的总统被征服了,提出要用 等重的黄金换两块石经板回国。总理幽默地回绝了他:在我们中国,可是黄金有价,石经难得呀。

  其实,总理的话并非戏言。据史料记载:北魏太武帝时期和北周武帝时期,曾先后两次灭佛--摧毁佛寺、诛除僧徒 、毁灭经卷。“法难”之余,北齐南岳天台宗高僧慧思,深感灭法的危机,于是想出了把佛经刻在石头上的办法,以便历法难 而不毁。幽州智泉寺僧人静琬继承了慧思的遗愿,在1300余年前的隋代大业年间,在如今的房山地区,开始了绵延千载的 房山石经刊刻事业。在题记中,他进一步申明了刻经的主旨:“此经为未来佛法难时拟充经本,世若有经,愿勿辄开。”

  静琬过世后刻经事业由其弟子们继承下来,此后历经辽、金、元、明,代代续刻,长达千载,并将这14278块石 经分别藏于云居寺东北石经山9个藏经洞和寺内压经塔下的地穴中。这些石经,世称“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大藏经”。它们包 容了佛经的经典要著,所刻佛经为历代善本佛经。如唐开元十八年,唐玄宗曾赐云居寺新旧译经4000余卷,这些均为皇家 善本。辽金刻经则是以宫修善本大藏经《契丹大藏经》为蓝本的,这些佛经可以校正存世佛经的舛讹。

  在许多经文中都附有题记,这些题记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一些民间风俗习惯的宝贵资料。 此外,在研究历代书法、雕刻、文字演变,房山石经都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实物根据。云居寺的石经刊刻是中国历史上继京杭 大运河之后,又一项伟大工程,现今寺内珍藏石刻佛经1122部3572卷共14278块,如果用石经铺成一条路,可以 绵延12.5公里!云居寺也因此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图书馆。像这样大规模地刻造佛经,历时又如此之长,不仅在中国文 化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可称得上是壮举,因而房山石经被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誉为“北京的敦煌”。

  “世若有经,愿勿辄开”

  本世纪40年代,云居寺毁于日军炮火,只剩北塔和山门。解放后,房山石经因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受到党和国 家的高度重视。1956年到1958年,国家对房山石经进行了全面的发掘整理,打开藏经洞和寺内压经塔下的地穴,将石 经全部拓印。当年发掘的石经中隋唐时期的仍封回到藏经洞中,在压经塔下的辽金代石经就一直留在了寺内。它们约占房山石 经经板总数的四分之三,计10082块,为石刻《契丹大藏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护这批石经,国家想尽了办法,费尽 了心思。

  1961年,云居寺塔及石经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国家财政及海内外人士投资800 余万元,修复云居寺6169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修通了公路12.1公里并植树百万株、绿化万亩。1979年,原 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来云居寺考察石经保护情况,发现石经暴露于风雨中,当即拨款15万元修建了石经馆和石经展室,使石经 的保护条件大为改善。但由于大气污染等原因,出土的石经还是慢慢衰老了。

  寺内的老工作人员说,眼见着以前鸭蛋青的石经板被严重风化,不少石经表面用手一摸会掉粉末,部分石经甚至已经 出现文字脱落现象,心疼啊!

  拯救石经,刻不容缓。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主任杨回忆说:为保护石经,开过的会议已经不计其数了,也有不少专家提了很多建议,比如用火 烤、罩玻璃罩等。“1997年,我们为石经板涂了有机硅。当时,确实对石经起到了保护作用,但也有不少专家严肃指出: 这只是权宜之计,10年后,它们会更快地衰老。”

  如何保护千年石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即使在世界上,仍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1998年4月3日下午,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市委宣传部长龙新民、副市长刘敬民等领导邀请有关专家在云居寺召 开现场办公会,专门研究馆藏石经的保护问题。经过与会专家多方论证,决定将这些石经重新放归原埋藏处的压经塔下地穴封 藏。大家一致认为,石经回埋是在没有更好解决防止石经风化情况下的最佳方案。

  “世若有经,愿勿辄开”。一直为保护石经而紧锁眉头的云居寺管理者长出了一口气,他们说,当初提出将石经埋入 地下的静琬大师如若地下有知,也是会笑的。

  回埋并非入土为安

  如今,距离9月9日石经回藏之日越来越近了,有关回藏的各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用来保藏辽金1万多块石经、位于南塔旁的那座端庄大方、风格独特的新建全封闭地下窖藏式建筑--石经地宫,历 时近5个月完工,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脑力。存放石经的藏经穴建在1957年石经出土的遗址上,属全封闭的地下窖 藏式,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由主储藏室、附属储藏室、机房、参观廊等组成。藏经穴直接建于自然岩石层上,石砌墙体 ,梁、板、柱等以混凝土浇注而成。藏经穴的顶、底板及墙体等均做了防水处理,会有效阻止水流及毛细水的渗入;主储藏室 的顶及内侧墙面还将做气密处理,再加上特殊的门窗,储藏空间可达到绝对封闭状态。

  据介绍,石经经板将来就封存在主储藏室内,它们纵向排列,分6层堆码,共计20列。每层石板之间用麻袋装滤过 并炒熟的细沙铺垫--工作人员解释:这样处理过的沙子可以杀菌并除湿;每块经板间还用一张宣纸隔离。室内将以空分制氮 系统填充无色透明的氮气,并通过气体浓度自动监测装置进行监测。这些措施保证了经板能在基本恒定及安全的环境中保存, 从根本上杜绝了大气污染石经造成的破坏,也使季节变化和昼夜温差变化对石经的影响降至最小,还有利于防盗。

  藏经穴由北京古建设计研究院设计,防灾害能力可以达到千年一遇的标准。为了解决石经回埋与游人参观的矛盾,设 计中还在储藏室外侧的参观廊共设9个参观窗口,每个窗口近1平方米,人们可以通过窗口观赏经板,了解保护状态。而且以 往展示的只是寺内石经的一部分,如今通过参观窗口可以看到所有石经。如此看来,石经回埋不仅不会再也看不到石经,而是 将看得更多了。

  石经回埋功德千秋

  在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副主任云桂荣的笔记本里,有这样一组数字:1998年1月至8月,云居寺接待游客12.6 8万人,1999年同时期,接待游客17.5万人;去年各项费用综合收入138.5万元,今年达到368万元;去年直 接收入为80万元,今年已达216.5万元。而在房山区副区长王洪钟的头脑里,石经回埋无疑是带动全区旅游事业的一个 亮点。“房山云居寺石经回埋,已经引起了海内外人士的关心。不久前我出差去外地,当地人知道我是房山人后,还问我石经 回埋到底是怎么回事。石经回埋计划制定后,近一年来,云居寺接待游客的人数也增加了不少。所以我们想借这个契机,把旅 游事业搞上去。很快,我们要开通一趟旅游专线,将房山区的旅游景点连成一线,让更多人领略房山的美景。如今,云居寺藏 经穴工程已经基本完工,通往石经山藏经洞的全国第一条跨铁路索道也已铺完,随后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会上马。

  石经回埋,会带动云居寺地区农民二、三产业的开发。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住持,对石经回埋的决策大加赞赏, 因为这挽救了千年的辉煌,堪可告慰先人。

  净慧大师认为,石经回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族宗教政策的具体落实的体现,会为云居寺由公园转化为宗教活动 场所奠定很好的基础。(马佳 辛宏文)


相关报道: 千年石经回藏 纪念珍品首次亮相
相关报道: 侯仁之先生盛赞石经回藏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