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沈阳晚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六千张照片记录科索沃战争的伤痕(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08月26日14:58 沈阳晚报


黄文战场摄影集《标靶》的封面


黄文从科索沃传回的第一张照片

  走向战场

  黄文是随着战火硝烟走进人们视野的。去年春天,电视屏幕上她手持相机,一身红衣至今给记者印象鲜明。但当她真实地坐在记者对面时,记者始终不能将眼前这位体态娇小、面目清秀,目光梦幻、语调轻柔的女性与战地摄影记者联系在一起。可正是她在被派驻德国的两年任期内“挤”进了那场战争,并在战争中一个个关键的时刻,用照相机记录下了惊心动魄的一切。只有当她轻轻说起她在科索沃那67天不平常的经历时,记者才闻到硝烟弥散开来的火药味。

  1999年3月11日,黄文第一次乘飞机前往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然后直抵科索沃。

  “那段时间应该说还是挺刺激的,不能说我一点担心都没有,因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只能在战场上去寻找战争的游戏规则———如何去适应。因为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生存与死亡并存。”

  “我到那儿的时候战争还没有爆发,我们在科索沃采访的时候双方处于武装冲突阶段,是互相打枪、打炮、占村子、烧村子,有零星伤亡那种。其实这个时候的危险性比正式打起来更大,因为你不知道哪儿才是战场。这段时间的经历为我后来面对战争起了很长的心理铺垫。”黄文缓缓地说。

  心灵创伤

  在战场上的黄文,不但遭受着身躯的疲惫,更主要是心灵上的创伤。

  当摄影记者本身,首先面临的是体力挑战。在战争环境下,对人的体力要求更强。3月24日,黄文从贝尔格莱德一早出门,到下午5时才到普里什蒂纳,一路颠簸,又赶着冲卷,发了战争爆发前的最后一批稿子。此时她已特别累了,在第一阶段轰炸完后,她去吃了一点饭,就在第二次轰炸中睡着了。

  战场上的最大问题是心理挑战。

  轰炸的第一天晚上,她确实很担心,因为不知道导弹会落在哪儿。当时只有一个幻想,就是北约起码要遵守人道主义,不大可能狂轰滥炸,至少第一天是有顾忌的。“只要今天能扛过去,明天就会好一点儿。”黄文当时只能这样想。

  11点半的时候,一声巨响把黄文惊醒,她直跳起来,后来听听周围并没有特别的动静,就又倒头再睡。

  第二天凌晨,她起来看到离城约两公里的地方,一座建筑物起火了,于是就拍了战争爆发后的第一张照片。

  “战争是一种十分残酷的生存状态,它的残酷性就在于不确定性,你根本不知道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会被一颗从什么方向来的子弹击中,你就可能受伤了或牺牲了。在战争里你总要看到死亡,看到流血、尸体及其它东西。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这个人从活生生的一个生命沉到永恒里去了,她不会再回来了。对于女性来说,这才是真正的挑战。那种心理状态,对人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深远,是很长时间都不会消除的。”

  提起战争,黄文永远抹不去我大使馆被炸的一幕:5月7日,当地时间23时50分左右,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了北约5枚导弹袭击,使馆馆舍严重毁坏和人员严重伤亡,其中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人不幸遇难。当时黄文正在新华社驻南联盟分社。她迅速赶到了大使馆,拍下浓烟弥漫的使馆大楼,拍下浸染鲜血的被单,拍下那一个个令人心碎的场景。作为一名摄影记者,黄文只能擦干自己的泪水,“把自己交给自动调焦的相机”,一张张照片迅速发回国内,引起一颗颗心灵的共鸣。当朱颖的父亲在即将回国与黄文道别时,他两眼通红,抱着黄文的肩膀说:“姑娘,小心!小心啊!”黄文的泪水止不住地留了下来。

  邵云环牺牲的第二天早上,黄文到新闻中心去发稿,所有的人都“呵”地舒了一口气,他们说:“我们还以为是你呢。”

  “不是我,是我的同事,牺牲了。”

  “当时我有一种很受伤害的感觉;很强烈的被污辱了的感觉。在那种事情发生后,人的很正常的反应,完全不是恐惧。特愤怒,我猜想是士兵的感觉。我相信在战场上死了战友的士兵,肯定会打红眼儿,至于害怕,根本想不起来,顾不上。”黄文感慨地说。

  “对于我来说,要进一步承受这个伤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灵的巨大反差。战争尚未结束,我于5月31日就回到了德国分社。刚好此时德国是欧盟的轮值主席国,所有欧盟的重要会议都是6月份在德国开的。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科索沃。”

  “我刚从一个每天都在流血、被炸的地方回来,我的同事在那儿丧失了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我看到的都是举止儒雅、措辞得体的政治家,谈笑风生,而这些人正是那场悲剧的导演,我每天必须面对他们,还不得不把他们拍下来,把消息报回来。”

  “我清晰地记得我在慕尼黑转机的时候,一进候机大厅,周围一片和平,每个人都那么和善,人就没法去适应这种时空转换。从战线的一边站到另一边来看待这场战争,感觉特别疼痛。我发现,包括我的同行在内的那些数以百计、数以千计的死亡了的人,最后实际上就是一个数字,冰凉的数字。”

  感悟:珍视生命

  谈到上战场的动机,黄文说,“报名到战争第一线,最初凭的是一股英雄主义的豪情壮志,想的是挑战自己的生命极限,创造一份轰轰烈烈的生命奇迹。也许还有点活得不耐烦的感觉。”但当她在爆炸的火光和浓烟之中,看见曾经生动鲜活的生命在转瞬之间就消失的时候,当看见一具具面目全非的尸体就那样暴露于荒郊的时候,当凝视遇难者亲人含泪的眼睛的时候,黄文感到昔日的所谓尊卑贵贱已经变得无足轻重。她感到了震惊、愤怒和心灵的创痛。面对死亡的威胁时,她已不仅仅是战争的目击者,更是受害者。她必须“尽自己全部的努力,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敏捷和自己的判断力来绕开死亡”。“战地生活,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当生命受过那样的威胁之后,我猛然发现生活本身的美好,生命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宝贵的东西。”黄文这样说。

  “因为那些牺牲了的同行,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受到了格外的关注,然后又因此带来了关心和荣誉,同时,自然地又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但现在我回忆起这场战争,这些仿佛都跟我没关系似的,我只是沉浸在完全很个人的心理历程里。有时我会躺下‘过电影’,特别自我,去重新感觉我当时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归国后的黄文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心态,看书,写文章,聊天,画画,拍照,打网球,黄文用可能的方式,积极地调整着自己。她给自己下的结论是“和平、宁静、简单”。“现在,当我回头想长辈的话‘你应该把很多东西看开一点儿,看淡一点,不要太斤斤计较’我就有一种很沧桑的感觉。”“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价值观的转变。”

  黄文曾经是一个任性的小女孩。从初一开始,她就上寄宿学校,为的是“摆脱父母的管教”。在新华社做摄影编辑8年后,她被派驻德国。

  在战争即将打响的瞬间,她瞒着父母,奔向战争的第一线。爸爸妈妈是看到女儿发回的报道才知道女儿在最前线。随着形势的紧张,黄妈妈每天都会去图书馆看报纸,接到黄文的电话,黄妈妈总会泣不成声。安全回国的黄文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

  “在这意外的经历中,我艰难地成长,”黄文说,“战争使我从一个任性的小女孩成长为关心父母的乖女儿。”

  《标靶》:记录战争的伤痕

  在德国休整近半年后,黄文回到了阔别两年的祖国。战争带来的心灵冲击无法平息,黄文开始整理自己的思路,从6000多张底片中精选出127幅照片。她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策划到印刷的全过程。结集出版了摄影作品集《标靶》。翻开《标靶》犹如在翻动那段刚刚逝去的历史。摄影集中的照片它给人带来的是对生命本身和现代人生存状态的险恶处境所引发的苦恼,让人不得不在战争与和平的空隙中面对这个与生命异在却又真实的一个个悲壮场景———塞族和阿族的民族冲突及其惨重结果;国际观察团的撤离;科索沃前所未有的难民大潮;战争爆发后的惨烈和恐怖;被炸毁的设施,被殃及的无辜平民;中国大使馆被炸的惨状和遇难者亲人悲痛欲绝的呼号;没有爆炸的北约炸弹;南联盟空军的防空炮火与被击落的北约F—117隐形战斗机;贝尔格莱德视死如归的群众以及西方政客在战争结束前最后时刻的讨价还价……

  当我们谈及她的战地摄影集《标靶》,黄文显得格外激动,这是她在战场上玩命得来的心血结晶:“对于上过战场的中国摄影记者来说,我可能是最幸运的———作为一个女记者,毫发未伤地穿梭于这场战争,全方位地目睹了它的始末。”

  黄文是这样诠释了这本影集的出版,“在告别战地以后,有很多沉痛的东西压在身上,也许出一本画册是一种最好的言说方式。这与其说是对一个摄影师个人成绩的回顾,不如说是对那段难忘的生命经历的一个交代。”

  在黄文的摄影集中,有一幅耸立在南联盟北部城市诺维萨德多瑙河畔的一座二战死难者纪念碑的照片,上面镌刻着如下碑文:记忆如雕塑,坚过磐石。若生而为人,我们必须宽恕;但是决不忘记。不能忘记的是:生命的权利不容践踏。高玲玲 赵军武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科索沃维和部队破获一个阿族非法武装团伙 (2000/08/26 09:26)
驻科索沃国际维和部队司令部遭袭击 (2000/08/25 08:44)
科索沃阿族恐怖分子袭击塞族儿童 (2000/08/20 10:14)
短讯: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发生爆炸 (2000/08/18 20:22)
维和部队强占科索沃一炼铅厂 南联盟递交抗议书 (2000/08/16 18:00)
 新浪推荐
读新浪新闻 得手机大奖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星光无限俱乐部
俄罗斯核潜艇沉没北冰洋
马明宇登陆意甲
2000高考专栏
悉尼奥运神秘特使降临北京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