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
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新闻晚报 > 正文
-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和赵忠祥较劲:谁能理解中国第一“字痴”的苦心?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09月29日14:07 新闻晚报

  最近,《岁月随想》的作者赵忠祥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被告上法庭,原因就是该书差错极多,且作者和出版社对差错未予更正。书中有错,在今天是一件平常的事,大多数人对此已见怪不怪,怪的是竟然会有人为此告到法庭。这个人就是有“中国第一字痴”之称的江苏常州退休工程师李延良。其实,无论这场官司是否打得起来,假如出书人能体会李延良的苦心,并因此变得认真一些,意义远比打官司要大得多。

  据悉,李延良因为余秋雨、金庸校书被这两位作家尊称为“一字师”而出名,常州新闻界的同行说李延良校过的书不下万本,还自发搞过四次“文字质量万里行”,跟不少作家在错别字上较过劲,还打过两次失败的“文字官司”。为了了解这位“字痴”更多的故事,于是笔者专门赶到常州对他进行了专访。

  采访的当天上午,李延良刚刚从北京赶回来,这次他是受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聂震宁邀请赴京的,9月15日正式受聘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特约质检员,他还为全社的工作人员讲了关于规范汉字的两大课。眼前的李延良是一位年逾花甲、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笑着招呼我,并递了一张名片,名片正面有一行字写的是“文字打假怪人”,而背面则是一首概括他“挑错字”经历的小诗———“喜读千家书,爱好为人师。日校十万字,夜勘上百误。”回忆起自己的经历,老人感慨万千。

  李延良1934年出生于江苏宿迁,由于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他不得不辍学随母亲迁居常州,但他始终不忘学习。1955年,李延良考入郑州电力学校,1959年毕业后分配至河北电力工业局中心试验所当技术员。3年后,由于单位撤消他回到常州。此后他也经历了文革的种种磨难,直至1978年平反后被安排到常州飞天齿轮箱厂从事技术标准化工作。用李延良自己的话讲他的本职是从“理科”的,但他从小就酷爱中华文字,幼年又受过良师的严格教诲,因此他对文字的追求总是精益求精。

  十年浩劫过后,社会上用字错误百出,笑话连篇,李延良开始坐不住了,他决心与这一怪现象作斗争。每天下班后、每逢节假日,他总是街头巷尾、商店内外到处跑,抄录着从招牌、广告到商标的各种文字差错,并不厌其烦地向用字单位提出修改意见。

  越抄发现差错越多,李延良也就越用心思,“文字打假”的决心也就越大。那几年,他身披书有“纯洁祖国文字”绶带的身影不仅活跃于常州的大小街头,还频频出现在上海南京路、南京新街口等地方。

  1989年是李延良事业的一个转折,他决定全身心投入到“文字打假”工作上来,于是他到单位办了停薪留职。这就意味着他丢掉清闲的“铁饭碗”工作,还要每年向单位交1200元手续费。但李延良义无返顾,他向朋友借钱交款,又千方百计地借了房子。4月,他办的“常州文字咨询服务部”正式成立,李延良成了全国第一个文字专业户。

  李延良对规范文字的执着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理解支持,相反很多人觉得他是“神经病”,一些单位甚至对他主动无偿上门指错的行为嗤之以鼻,因而李延良文字咨询服务部也一度陷入窘境。但李延良还是一心一意地消除着社会上用字差错的现象。

  1991年5月,李延良决定骑车从常州到北京进行“文字质量万里行”,宣传规范化用字。他要效仿愚公移山的精神,表达对祖国文字的赤诚之心。当李延良讲起这第一次“万里行”的经过时,忍不住老泪纵横。当时他所有的盘缠是向朋友拼凑借来的300元钱,为了省钱,一路上吃饭、住宿都是最简单的,好几次就借宿学校,和学生同吃同住。在曲阜李延良发烧、头痛、上吐下泻,还有好几次昏倒街头,但他都挺了过来。就是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决心,他骑完了3000多里路,先后跑遍了沿途15个大城市的文明办、宣传部、报社、语言文字委员会和学校。每到一处他都要打出自己精心制作的4米多长的横幅,上面有他52篇有文字差错的剪报和国家有关文字规范化的宣传材料,“我当时想只要这样做总能感动一些人,让大家都来支持文字规范化。”而他的行动的确得到各地的支持响应,当时《文化报》、《光明日报》等数10家报纸都对他的事迹作了报道。

  1992年5月,李延良又单骑往南方赴深圳做第二次“文字质量万里行”宣传。

  1993年,59岁的李延良再度北上,此次他18岁的儿子李柏也一同前往,而两人披的红绶带标语也变成了“愚公父子易错字山”。

  1999年10月,李延良第4次“出征”,第一站就是到杭州将金庸13本武侠小说的勘误本交给金庸。随后又到长沙、武汉、广州、深圳等地,圆满完成预定的三项目标:一是向各出版社交付校读文稿,二是接受一些作家和出版社的校读委托,第三就是上街找错别字,宣传汉字规范化。

  四次万里行,李延良的足迹遍步半个中国。

  李延良的卧室布置很简朴,最醒目的就是他的两个大书橱,书橱里满满的书都是他自费购买的,更重要的是这些书都经过了他的仔细校阅。我还看到了堆在案头的20多本软面抄勘误本,里面记满了书中出现的错别字、错误用法以及他改正的字。李延良说这里不下3000本书其实只是最近两年他校阅的,以前的由于放不下了,都已送到女儿家。

  李延良校对的书中有不少出自知名作家和知名人士,他每次都认真地写好校勘的书面材料,封成信函寄给作者或出版社。1994年底,李延良在新版《围城》里发现几处差错,马上致信给钱钟书先生指出,钱先生很快回信致谢。1995年,李延良给余秋雨写信指出《文化苦旅》的错误,余秋雨专门回信,并尊称李延良为自己的“一字师”,到1998年他的《山居笔记》出版时,还特邀李延良为第五校对。李延良还曾给著名作家张抗抗、梁晓声、丛维熙、邵燕祥等去信指出错误,均得到这些作家的支持与感谢。从1995年起,常州、武进两家新华书店搞的“签名售书”不下20起,李延良更是次次参加,不为一睹名人风采,也不为获得签名,他就是专为纠正书中的错误而去。在李延良的影集里有他和每一位来签名并接受他校书的名人的合影:杨澜、崔永元、敬一丹、王铁成……而台湾作家刘墉在新年时还特意打慰问电话,再次向李延良致谢。

  但并不是每一位名人和出版社都对李延良的这种“咬文嚼字”表示感谢和赞同,李延良寄去的校勘信常常会石沉大海。李延良在多方奔走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也就和这些名人打起了文字官司,他要通过法律的途径给汉字“讨个明确的用法”。1996年3月,他把《咬文嚼字》送上了被告席,1999年他又因校出《季羡林自传》和《牛棚札记》的多处差错将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告上法庭。虽然两次的结果均以败诉告终,但丝毫没有动摇李延良规范使用汉字的决心。谈及自己这两年打文字官司的经历,李延良这样说:“我不是要和这些名作家比高低,也不是想借机出名。我就是为读者鸣不平,就是为了纯洁中国文字,以学生和读者的身份向作家和出版社提出改正意见,让社会上不要再有‘无错不成书’的说法。”

  “如果你们一百位作家能配上我这个查错专业户,让我给你们再增加一双特别的眼睛,我深信定将为你们扫除忧患,保证大家出一本十全十美的书。”这是李延良在给作家张抗抗的信里写出的心声,张抗抗特意将它收录进她的随笔集《山野现代舞》。

  “字痴”是朋友们给李延良的封号,早年李延良的老母亲对此很不满意:“别人说你‘痴’你还开心?”但李延良很喜欢这个别号,他对“痴”更有独到的理解:“古时的‘痴’字下面是个‘疑’字,念书到‘疑处’方是进,所以我看书就要找疑问,并力求解决。现在的‘痴’字从结构上看是‘广知’再‘多两点’,也就是鼓励我们要知道得多,要精益求精,对任何事物没有痴情就不会有成绩。”

  正是凭着这样的“痴情”,现在李延良的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新世界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时事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都先后主动邀请他来做特约校对,并主动给他审读费、校订费。李延良对此相当感动,他说:“我做这些并不是为了钱,我感动的是因为我的工作得到了承认和肯定。”

  现在李延良正忙着校订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已完成14本,还有18本。校这些书时他格外认真,他说因为书是给中学生看的,规范汉字对中学生尤为重要。另外,李延良的“文学医院”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他的办院宗旨就是“敢对名家说不,专挑名著瑕疵。纯洁语言文字,避免贻误读者。整理完善辞书,指导学人用字。消除众说纷纭,实现一个标准。”从明年起,李延良还要长驻北京,为几家出版社作印前校书,他有一个愿望就是“不让一本不合格的书出去。”

  给我讲这些话的时候,李延良的眼中透出了坚定。愿这位在汉字规范化工作上一直孜孜以求的老人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武侠小说家金庸:“校读之精、指点之细,为所有来信之所仅有,如此花费大量精力与时间,为拙作作出重要校改,实不胜感动而感谢之至。一字之师,永志不忘。”

  原新华社社长郭超人:“衷心感谢对用字不规范所提出的批评,你为维护祖国文字规范化的执着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作家张抗抗:“常州人读书,读到令出版社和作者寝食不安,真可谓是常州人的骄傲。”

  新华社资深老记者戴煌:“像您这样不但指出误正并注明词典依据者,您是第一人无愧于‘字痴’雅号。”

  华东语言文学专家罗竹风:“锲而不舍,为祖国语言规范化深入各地,这种精神值得钦佩。”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聂震宁:“奉获惠札,既喜且惊。希望借先生之力促编校质量,否则长此以往书将不书,无颜再谙此道。”文/本报实习生陈莹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被指《岁月随想》差错多 赵忠祥又成被告 (2000/09/21 10:23)
一年后即将退休 赵忠祥透露今后打算 (2000/09/17 17:02)
笑谈与张淋官司 赵忠祥不想与广告有染 (2000/09/16 10:09)
赵忠祥出任某公司企业文化顾问 (2000/09/15 10:37)
张淋正式撤诉 赵忠祥终于松了口气 (2000/09/01 10:10)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招聘网站
《音像世界》第9期
新浪奥运有奖竞猜
网上购买大幅奥运精彩图片
新浪网推出奥运短信息手机点播服务
争议另类少年作家韩寒
十一旅游征友
最新聊天室:E网情深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