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中国挽留白鳍豚工作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2月1日 07:45 中新社

  中新社武汉一月三十一日电 题: 中国挽留白鳍豚

  二十二岁的“淇淇”身心健康

  新年伊始,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白鳍豚馆内,二十二岁的“淇淇”安静的躺在“诊断床”上,身着白大 褂的专家学者正在为它作全面体检。监示仪、心电图仪上兰色曲线伴随着有节奏的“嘟嘟”声不断延伸,听诊器在“淇淇”的 胸前移动,善解人意的“淇淇”除了不停的呼吸外,显得十分配合,十分乖巧。

  年满二十二岁的“淇淇”,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一头白鳍豚。从一九八0年一月十三日定居白鳍豚馆开始至 今已整整二十年。“淇淇”的主要器官无一异常。这一消息令专家学者们大为振奋,中国挽留“水中熊猫”白鳍豚仍存希望。

  中药救了“淇淇”的命

  一九八0年一月十二日,人们在长江捕到了一条白鳍豚,这就是一直存活于今的“淇淇”。当时,“淇淇”已是遍体 鳞伤,气如游丝,生命垂危。加之又处在二岁幼年期,且天寒地冻,如何让“淇淇”成活下来,就成了当务之急。中科院武汉 水生所科研人员在遍访国内外治疗外伤的和调内伤的医学专家后,大胆地提出用中药为“淇淇”治伤疗病的方案。他们首先喂 “淇淇”服下云南白药中的“救命子”,再给“淇淇”外伤涂上云南白药,日复一日“淇淇”渐渐地好了起来,一百三十五天 之后,当时仅三十五公斤重的“淇淇”竟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已经成为身体壮实小伙子的“淇淇”,因为没有婚配而心烦意乱。发了情的“淇淇”因为没有“ 对象”而引发了内分泌失调,好几十天“茶不思,饭不饮”,使其严重脱水。肝功能急骤变坏及糖尿病严重威胁着“淇淇”生 命,中国科学家还是以中药为主救活了“淇淇”。淇淇婚配好为难

  一九八五年之后,七岁的“淇淇”逐渐长大“成人”。天天陪伴“淇淇”的科研人员,时时刻刻都在想给“淇淇”娶 妻生子,了却人们保护白鳍豚物种不被灭亡的心愿。

  为了给“淇淇”完婚,一九九六年中国耗巨资捕到一头年仅两岁半的雌性白鳍豚,取名“珍珍”,并且养在白鳍豚馆 内“亚铃形”池中的一端,与“淇淇”隔池相望且有水路可通。开始时“淇淇”与“珍珍”互不串门,只是在各人的池内与对 方有些“语言”上的往来,半月之后,“小珍珍”竟然游进了“淇淇”的水池,从此它俩日久生情,亲热无比。科研人员看在 眼里喜在心头,白鳍豚在人工饲养下繁育后代有了希望。“淇淇”对尚未成熟的“珍珍”,多次欲强行交配,惜未一次成功, 好梦难圆。一九八八年九月,年仅五岁的“珍珍”因患肺炎而撒手西去。真可谓红颜薄命。“淇淇”因失去了“未婚妻”而难 受了好几天。而科学家心中的失落却远非“淇淇”所能比拟。人类又失去了一次繁育白鳍豚后代的机会。

  据与“淇淇”相伴了十八年的研究白鳍豚的专家张先锋先生告诉作者,从一九八六年到现在,他们为“淇淇”找对象 已有十六年。由于白鳍豚野外头数越来越少,而且工作又不能搞“群众运动”,加上每围捕一次白鳍豚都要耗费巨资,而且现 在又缺乏现代化手段。他感慨万千地说,因为“淇淇”现在尚有生育能力,我们为他“娶妻”的梦还在做,只是困难得很。

  留下白鳍豚基因

  不管“婚配”成功与否,抢救性的保留白鳍豚基因,建设基因库已迫在眉睫。人们目前从健康的“淇淇”身上,留下 白鳍豚的基因,有一天“淇淇”离开了人类,这一基因库就可以在今后和科学研究中为“克隆”白鳍豚打下基础,留下希望。

  当作者问及如果万一地球没有活体白鳍豚了,这种基因库还能复原白鳍豚物种吗?张先生说,有专家正在研究熊猫借 兔妈妈之“腹”座“胎”产仔。他说:留下“淇淇”的基因,到了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用白鳍豚妈妈怀胎,到万不得已的时候 ,也许人们可借白鳍豚近亲江豚之“腹”怀白鳍豚之“胎”,中国挽留白鳍豚这一即将灭亡的物种就有了希望。

  作者:刘木廷




相关报道: 中科院尝试克隆白鳍豚
相关报道: 白鳍豚监测传佳音 “长江女神”露出真身
相关报道: “长江女神”危在旦夕 拯救白鳍豚刻不容缓
相关报道: 长江中下游白鳍豚数量锐减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