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羊城晚报 > 新闻报道
 


方舟集团“民招官” 一年之内走精光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2月7日 17:00 羊城晚报

  四川民营企业方舟集团因为在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时,率先在全国“民招 官”而名噪一时。但记者近日到方舟集团采访时突然发现,当年首批九名被“民”招去的“官”们竟然在短短一年内,一个不 留地全部离开了!

  今年春节后,地方机构改革将在全国许多省市区正式实施,又有大批干部将分流离开机关,其中将有相当部分人到企 业或民营企业工作。应聘到方舟的“官”们与民营企业间的磨合因而引人注目。两年前,是什么原因让九名“官”奔赴方舟集 团,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全都离开了方舟?

  廿八高职抛出揽才 九名勇士激流下海

  四川方舟集团前身是李兴勤于1992年一手创办的一家商贸企业,1993年进入铝材制造业,1997年企业总 资产达到8个亿,出现人才缺口,遂面向社会大批招聘,而招聘尾期正碰上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

  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刚刚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1日,四川方舟集团便在四川省各 主要媒体上刊登大幅广告称“欢迎在机构改革中分流的政府行政干部前来方舟大展宏图”,首批28个高级管理职位虚席以待 。结果首批招进九名机关分流干部,后来又陆续从全国奔赴成都的“官”中招了10多名。此次活动引起了国内外注意,除当 地媒体外,《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都曾以大篇幅给予报道。

  据了解,方舟集团首批招进的九名“官”,大多数是四川省轻委、省计生委、省广播电视厅、省劳动局、省地震局等 省级机关的干部,全部被安排到企业内部的行政职位上工作。

  下嫁私企官心难稳 无心久留陆续走人

  谈起当年的“民招官”,方舟集团董事长李光勤是这样看的:第一批走进民营企业的“官”们非常熟悉政策法规,组 织协调能力强,为方舟集团带来了正规、系统、稳定的工作方法和思路,这是当时仅仅6岁的民营企业方舟集团所迫切需要的 。而当年“民招官”新闻对方舟的宣传,也使企业得益匪浅。

  应聘的机关干部中,有些人对民营企业并不十分了解,到方舟应聘甚至只抱着“进民营企业体验一下”的想法,民营 企业机制灵活,随时可能因为干得不理想而让你“下课”,因此很少人有在这里久呆的想法。方舟集团也认为,此次应聘的干 部中35岁至50岁的少,真正政府行政机关的人少,高层以上干部没有,对此并不满意。这为以后招来的“官”们出现大面 积流失埋下了隐患。

  方舟集团总部仅有两层的仿古小楼,在成都西门琴台路一个环境非常优雅的地方,近日走进方舟,本来轻车熟路的记 者一时都弄不清方向,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方舟正在进行又一次大的机构调整。

  频繁的机构调整,造成了这部分被招来的“官”们心里不稳定的感觉,而民营企业发展的快节奏,也让部分人感觉到 了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欠缺。首先是应聘的最年轻的“官”、四川省计委下属某机构年仅24岁的干部吴江到方舟三个月后,因 为要考研深造而离开,后来又回到了四川省计委;之后的一年里,不断有辞职报告送到集团人事部:曾是成都红光电子厂办公 室主任的王进,原江油长城特殊钢集团下属公司副总、被委以方舟铝材公司总经理重任的李壮,陆续辞职。曾做到这批应聘的 “官”们在方舟中最高职位、原为河北某部预备役军官的侯化勇,一步步升到方舟集团政务处长,相当于总裁李兴勤的“高参 ”与“左膀右臂”,去年5月仍洒泪离开。终于,1999年5月,最后一名应聘的省经委分流干部高某也递上了辞呈。

  弃官从民酸甜历尽 当初得意终归失意

  方舟集团总部我们费尽周折找到了一位当初在方舟曾经非常“得意”的“官”,他姓王,原四川省政府某局的处长, 现在虽然离开了方舟,但仍然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他从官到民的体验,或许可以折射出方舟民招官的一些症结所在。

  王处长称他从“官”到“民”最大的变化是“当官时老婆满意自己不满意,而从民后自己满意老婆又不满意”。两年 前的每天早上8∶30,他坐着桑塔纳来到机关开始上班。因为单位里头头多,那段时间他主要考虑处理分房事宜。只要考虑 好平衡各方面利益,处好与上下级关系,日子不会有太大波折,对家庭的照顾也可以多一点。“这样的生活老婆很满意,但我 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一年前王处长成了方舟集团行政部的负责人。早上8∶30他得准时赶到公司上班。在方舟,行政部就是王一个人负 责,老总不管你是怎么工作的,只要你拿出工作成绩来看,做出的宣传策划使企业在形象、销售等方面有没有明显上升,公司 的企业文化是否因企划部的工作而更完善,好了就是你的成绩,差了就是你的责任,今天你是部长,明天可能就降成了普通业 务员。

  因此他不能计较自己一天工作了多少时间,只能看自己的工作做完了没有,如果没做完,就得加班加点干。有很多次 晚上加班晚了,怕赶不上第二天上班的任务,已40多岁的他甚至还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盖件军大衣睡过好几回。自从到民营企 业工作,他与老婆间就没断过吵架,老婆认为他“只要工作不要家”。

  如果“官”与“民”的差距可以用物质体现出来,我们可以算一笔细账。王某当处长时每天工作8小时,实际大约只 有5小时左右真正在做事,每个月以30日算除去八个星期假日,其工作时间为110小时;月基本工资828元(包括基础 职务工资、工龄工资、级别工资),取暖费或降温费150元,加上其他补贴,月总工资908元。照此计算,他每工作一小 时可获得报酬8.25元。而除此之外,他还可获得住院时80%-100%的医疗费用报销,平常出门由单位派车。

  而到民营企业后,王处长成了王部长,每天需上班10小时或更多,平均是12小时,而且没有节假日一说,照30 日计算,他每月的工作时间是360小时。他月工资是2835元,如果工作出色可以奖一点,工作有疏漏则要扣一点。按此 计算,他每小时工作报酬是7.875元,比起当处长时的报酬还少0.38元。

  王说,每小时报酬的问题,他也算过不划算,但他想当初当处长时是想多劳动点多挣点钱都不行,现在宁愿苦点累点 ,把自己的劳动潜能多开发一些。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在民企他真正感到了价值的体现。当然作人民公仆也能体现价值,但他 还是想借此机会向一些机关工作人员说,其实生活是值得去打拼一回的。当初应聘进方舟的九名官中,与他抱同样想法的达六 人之众。

  王处长虽然已经离开了方舟集团,他却没回到机关,仍然在民营企业中工作。他说,这次与从官到民已大不一样了, 这是非常自然的“跳槽”。

  私企老板也养“闲人” “闲人”落寞出山为官

  据记者统计,首批“民招官”里有三个官到方舟后,又重回“岸”上到原机关工作了。他们为什么离开民营企业?四 川省经委原某办公室主任高某的经历应该可以折射出其中部分“奥秘”。

  高某是1998年3月到方舟应聘的,那年他44岁。

  自大学毕业分进机关,好歹混到这个级别也不容易,他正当壮年,前途也可以。但他看中民营企业宽松的工作环境和 单纯的人际关系,不顾亲友反对就来了。

  1998年4月,他正式到方舟上班。初到方舟他确实满怀雄心壮志,他觉得在这里找到了事业的感觉,失去了很久 的青春活力又复活了,40多岁的人浑身充满了工作的干劲。每天可以加3个小时班,有时甚至晚上十一二时才回家。进公司 3天之内就走遍了铝业公司的角角落落,根据调查和在机关20多年的经验,对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提出了一整 套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案,受到公司重视。

  方舟集团发展太迅速了,但管理体系却没有随之发展,就只有不断调整。高到铝业公司仅仅一个月后,集团突然撤掉 了铝业公司的行政部门,他被叫回总部待命。因为一时找不到适合的位子安插,他就成了一个闲人,很长一段时间连办公桌都 没给安排。虽然他的工资很高,也一直发着,但他是想来干事业的!后来的一年里,高的办公桌仍然不断地搬来搬去。频繁的 变动让他成了一个疲于奔命地去适应工作岗位、熟悉人事,哪里还有更多的心情干事业!那一段时间,高产生了与方舟分手的 想法。

  这时他已不再是当年被当作人才招进来的“官”,而只是方舟集团的一个普通员工,想见老总一面都不容易,很多自 认为好的建议不被采纳,那种难言的孤独、失落让他失去了耐心……1999年5月,离他进方舟集团刚好1年,高向公司递 交了辞职报告,然后又回到机关。

  人才流走总裁叹息 坦承尴尬一抒心声

  方舟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兴勤一向以行事低调出名,当年“民招官”事件轰动江湖,他却不见任何记者的面。此次记 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得以与李总见面,进行了直面方舟诸多问题的畅谈。

  “没得人才时怕人才不来,人才来了又怕留不住,留住了又怕用不上,浪费自己也浪费别人……”李对记者苦笑着摇 头。

  他说,他每天早晨上班有两怕,一怕送上来赤字报告,二怕送来辞职报告。企业里不停地有人进来,却也不停地有人 离开,而离开的人中不少是难得的人才。

  “我不能强制地用什么制度留住什么人,至少在企业创业初期不能这么做。企业发展早期只能容忍人才的流动,只有 流动才能带来兴旺和创新,才能带来活力。”

  “每个人才走我都很心痛,因此我规定如果人才流失,他所在部门的领导收入会明显减少,以此来督促部门负责人与 员工们打成一片,留住员工们的心。”

  很多机关干部从报刊或者从调研中见过不少民营企业,但这并不代表他就真正了解民营企业。站在“官”的位子上看 到的民营企业是一回事,而辞官作“民”后进入民营企业亲身体会到的又是另一回事。下海前看着民营企业觉得很热闹,但真 正进入企业后摸到实际又觉得有点烫,两者之间肯定有反差,而且民营企业大多发展时间不长,相关经验欠缺,必须有一种需 要调整的地方。

  李兴勤对下嫁民企的“官”有三大忠告:方舟实行效率工作制,如果有事你就得加班加点拼命干,也许很累,但没事 时就是你休息的时间,这种制度与机关朝九晚五的制度大不一样。首批招来的“官”们之所以要走,也许与他们不适应这种制 度有关,来的人在开头的半年乃至一年里产生去意的多,因为双方正在互相磨合互相适应,产生不和谐很正常,你到哪个企业 都会有一个磨合期,“官”们应该有耐心,慢慢来,仔细找到自己在方舟工作和干事业的感觉。

  他最后说,还是有部分“官”过惯了机关松散的日子,缺乏开拓精神,习惯于按条条框框办事,责任心不强,甚至慢 条斯理、踢皮球,当然适应不了民营企业很大的工作压力和灵活的组织方式,他们与民营企业的磨合是一个非常长和痛苦的过 程。

  文/康本忠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羊城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