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回顾:20世纪中国人观念转变的世纪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2月9日 16:38 北京晚报

  20世纪是中国命运大转折的一个世纪。

  当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摇回20年,不,30年以前,我们看到是这样的景象:

  大街小巷穿梭往来的男人、女人、老人、儿童穿的是清一色的蓝色、灰色中山装和绿色军便服;

  商场、菜市场陈列的除了给外国人看的陈列品外,就是凭票供应的必需日用品;

  收音机、扩音器里放出来的就是那些“高、硬、急”的革命歌曲和进行曲音乐;

  报刊杂志里写的大多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之类的豪言壮语以及大量的官话、套话、废话和屁 话。

  我们太贫困了!我们太憋闷了!

  我们太激进了!我们太愚昧了!

  1978年以后,中国人开始稍稍能体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词汇的真正涵义,懂得了民主与 法制对于一个健全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人开始稍稍能触摸到现代社会的轮廓和雏形,感受了实现小康和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中国人知道了要吃好、穿好、挣钱、发财。

  讲究民主、自由、平等和法制不再只是谈谈而已。离婚不再说“打离婚”,调动不再称为“闹调动”。

  现在,他们把失去工作叫“炒鱿鱼”,把资本家也读成了“知本家”,像个大舌头;他们还知道了,这个世界除 了“蓝领”、“白领”外,还存在着个“金领”。

  中国人的官司越来越多,索赔和捐款同声高歌。

  几十年来贫困的“幸福”生活,一个个被改变,医疗、住房、就业、上学,老规矩都变了方圆。

  刚刚过去的20世纪实在是有太多的事情值得人们去回味和思考!

  中国人的观念变了!

  中国人的一切开始变了!

  从第一产业

  到第三产业

  再到第五产业

  从最初刀耕火种的中国原始农业开始,我们就注定是个农业大国。

  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提出了“赶英超美”的计划,不管怎样说,中国人是想要在第一产业(工 业经济)欲占世界领先地位。随后的70年代,有个叫“第三产业”的名词全国闻名,它是以“八大员”为首的服务业,当时 谁要去“三产”,觉得特没面子。

  今天,人们正向一个新的产业发展——第五产业,在北京中关村,聚集了一代以知识产业谋生的人,它渐渐向人 们显示出它原来不为人注意的本质,即知识是工业经济得以发生、成长的真正动力和源泉,20世纪末,知识经济的时代来临 了。

  从超前消费到超前支出

  我们曾都有过这么一条家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因为当时中国人确实太穷了,不得不算计 着兜里的几百大毛过活。后来,到了一九八几年的时候,在中国最严肃的报纸上,曾发表过长达近半年的讨论———批评当时 刚刚冒头的“超前消费”———不外乎电视要平面直角的,洗衣机要自动叫人的……

  可到了1998年,“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一些银行在推介消费信贷时的一句广告词,这在二三十年前 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今天的一部分人,拿着银行贷款,“超前”购买了三室一厅,开上了捷达、夏利,他们心里乐滋滋的,因为他们 对未来充满希望。

  从“无产者”到置房子买车

  20世纪70年代,广州民间流行的口头禅是:“住得有点风(有电扇了),吃饭有点儿鱼,荷包有点儿松动” 。当时市民理想中的生活,在今天看来,实不值得一提。那时普通人家,蒸点鱼,炒盘青菜,煲点清汤,再配点咸菜,就算一 顿丰盛的家宴了。

  当时的中国人确实是穷得叮当响的“无产阶级”。中国人永远不应该忘记共产党后来提出的一句话:穷,不是社 会主义;穷,更不是共产主义。

  而今天,广东人已获“天上飞的除飞机不吃,地上四条腿的除大板凳不吃”的“美名”,这说明口福已非昔日所 能想象。如今富起来的人们已开始买房买车,周末举家外出度假或出国旅游也成为时尚,中国人正朝“有产阶级”的方向努力 。

  从个体户到重要组成部分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也许,用这句歌词来形容私营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变迁再恰当不过 。曾几何时,人们以“斗私批修”为指针,狠斗私字一闪念,把私营经济当作牛鬼蛇神欲置于死地而后快,那时绝不会想到私 营经济在今天如火如荼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家族”的一名重要成员。

  把私营经济比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锅腊八粥里的“小米”或“莲子”,也许不贴切,但现在,谁也不提个体 户这词了。党的十五大的报告,对于中国私营经济来说,未来将会怎样,已经变得格外明朗。我们看到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 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明确规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论断把非公有制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实现了又一次深刻的思想 解放。

  从关系网到因特网

  不管是六七十年代还是八九十年代,“关系”一词一直是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50至70年代的大 多数时期,“关系”应用范围相对较窄———用于寻找粮票,为孩子或老婆买辆自行车。后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关系也变 成了“网”,在这个时期,“网”是指将国家用于国有企业的贷款用在个人的投机经营中的能力,搞几辆进口走私汽车、开办 一家合资企业。

  今天又有一张“网”罩在人们头上———因特网,无形的网,穿越时空界限,人们不仅可以在上面买到吃的、自 行车,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

  从精神支出到精神补偿

  我们这个民族有个优良传统,当国家、社会、弱者受到威胁的时候,总会有人挺身而出,见义勇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挺身而出者越来越少了,为什么?人们终于寻找到了结果:英雄们在流汗、流血之后,心里 还在流泪。身体残疾了没人管,受到不公正待遇没人理……

  不能让英雄又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发生,于是,90年代末,关于褒扬见义勇为精神的补偿办法正酝酿出台,政府 不仅要在精神上,而且要在物质上对见义勇为者予以重奖。

  从研究导弹的

  不如卖茶叶鸡蛋的

  到练摊的不如动脑的

  今年1月份,海淀区税务局的一份统计结果表明,仅北大、清华两校教师所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当月海淀税收 的一大部分。

  20年前,大学毕业、从教10多年的老师的月工资是54元。今天,清华大学仅讲师级老师年薪最高可达7万 元。

  20年前,老师们一提起待遇问题,便举例说:研究导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

  今天,在高校门口摆摊的小贩们都讲:“现在的老师可比以前有钱了。”

  我们听着,高兴!

  从干一行爱一行

  到干一行兼一行

  再到干一行学一行

  五六十年代我们一直提倡“干一行,爱一行”,其实这到今天都是不能否认的。

  到了80年代,人们开始从事第二职业,刚开始是偷偷的,怕被领导发现。

  可到了90年代,领导开始鼓励他的部下多学知识,多学本事。于是作家成了网络专家,售货员下班后到浴室为 人推拿、按摩,连记者也学会了开汽车———今后不耍笔杆子,也能摆弄方向盘当“的哥”。

  从爱一个职业到爱一个人

  50年代的姑娘挑选意中人,首选是解放军;

  60年代的姑娘挑选意中人,首选是“红五类”;

  70年代的姑娘挑选意中人,首选是工人;

  80年代的姑娘挑选意中人,首选是外企职员;

  到了90年代,姑娘说了,“只要他爱我,我不管他是百万富翁,还是穷光蛋。”

  从爱一个职业到爱一个人,姑娘们经历了几个心的驿站,最后终于找到了终点———感情。

  从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到技术创新决定价值

  社会劳动时间越长,它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这个道理我们都学过。但美国微软公司的发家史又给我们上了一课 ,该公司前总裁比尔·盖茨(1955年生)原是哈佛大学一年级学生,于1975年放弃学业,跟同学创办了这个公司,当 年收入仅16000美元。20年后,发展到近60亿美元。比尔·盖茨的个人财产高达185亿美元,成了美国最大的富翁 。这位大学没毕业的年轻人靠什么成了巨富呢,就靠个人技术创新和高超的经营才能。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商社会向知识社会过渡,物质财富的作用降低,知识财富的作用越来越大。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