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江淮晨报> 新闻报道
 


特写:巢城里的“骆驼祥子”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3月23日 03:52 江淮晨报

  在巢城街头,夹杂在人流中的一辆辆拉着各类生活用品的人力板车,似乎显得特别忙碌。在轰然倒下的老街,在楼宇 不断“生长”的开发区,板车的身影,更是往来穿梭。甚至在夜晚,橘黄的街灯下,也会遇到七八辆满载着建筑、装潢材料的 板车,一长溜艰难地行进着。拉车的人在隆冬的季节身着单衣仍一身汗水,使人感到生活的凝重。

  日益壮大的板车族跑遍巢城,拉板车的“骆驼祥子”们无所不在。一辆挨着一辆,一溜排停靠在家具、装潢、家电等 商家的门前。在一些道口,最多的停靠三四十辆板车。哪里需要出劳力,哪里就会出现“祥子们”的身影。市民们若想装罐液 化气、买袋大米,花上三五元,一转身就能叫到板车,并且一直帮你扛到楼上。

  这些板车族,一部分是原街道板车队解散后的成员、搬运公司退休工人,绝大部分来自城郊的农村。最远的来自含山 、庐江、无为等地。西面的环城,南面的三胜、望城,东面的亚父、岗岭,北面的灯塔、半汤,一路路板车大军带着他们对生 活的热情和重负,也一起涌向巢城。街头,他们不仅拉板车,大凡有力气活,他们也乐意干。帮人搬家,清仓码库,装卸车。 在这板车族中,除了极少数年轻人,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最大的69岁。

  “我还没老”

  “送液化气罐,中!”今年已是69岁高龄的老胡,面对顾客不信任的目光,急切地争辩:“不就三楼吗,行!”然 而,在迅速围过来的同行中,那位顾客挑中了40多岁的老马。

  老胡原是一名搬运工人,退下来后,为了减轻子女负担,一直从事拉板车的活计。老人说:“子女各自都有自己的小 家,孩子读书,生活花销也很高,等真不能动,再去靠他们。

  ”“你的生意比起别人……”看见刚才的情景,我担心地问。“是要差些,到现在才拉了两趟,挣了6元钱。其实我 这身子骨还行,真干不下的话,我也不会勉强。”

  “我们不相信眼泪”

  小荚和他的伙伴们同老一代不同,他们都不到30岁,个个充满自信,凭自己的勤奋在巢城成了家。

  认识小荚,是在一个周末的晚上,他和他的车友们正拉着七八辆满载建筑木材的板车。

  长长的车队,过火车站铁路桥上坡时,笔者看着吃力的人和车,便伸手推了一把。感激之下,小荚便和笔者成了无话 不说的朋友。小荚,原是居巢区西峰乡人,19岁便来巢城,最早和别人合伙做香烟生意,因市场混乱,做真烟赚不到钱,做 假烟又违法,索性加入了拉板车的行列。由于他勤劳肯干,一年多下来,热心人便帮他找了个对象。成家后,七拼八凑,在城 南开了个小杂货店。店给妻子经营,自己便又操起板车的行当。

  “现在有了小店,你完全可以不用拉板车。”望着小荚冬天只穿一件单衣仍汗流浃背,笔者劝道。

  “店太小,单靠它来改变家庭面貌还不行,拉板车虽累一点,但当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心里就踏实多了。和我 一道拉车的有十来个,都是二十多岁,有的还是从无为、庐江来的。他们和我一样,可以说都是被知识淘汰下来的,但我们有 的是力气,我们不怨天尤人,我们不相信眼泪,靠自己劳动过日子,日子过得踏实。现在我们大多在巢城都有了家。”(黄尧 华)




相关报道:三轮车夫遭“劫”图报复 安徽青年成“冤大头”
相关报道:妻子斗气未买彩票 三轮车夫痛失百万元
相关报道:三轮车夫状告公安局长 英模遭诋毁英模无悔
相关报道:车夫转瞬变“神医”一天看病近千人
相关报道:人力车夫诉公安局长案的前前后后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江淮晨报>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