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生活时报> 新闻报道
 


综述:“希望工程善款失踪”无中生有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3月25日 12:32 生活时报

  3月24日,为海内外所关注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诉香港《壹周刊》诽谤案,经过10个工作日的审理终于 结束庭审。这是中国大陆机构首次起诉香港传媒,它与中国最著名的公益事业“希望工程”的名誉相联。

  战火缘起《壹周刊》

  1994年1月21日,香港壹周刊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第202期《壹周刊》发表了一条爆炸性新闻,即该刊 记者屈颖妍撰写的文章,题为《千里追查七千万元下落希望工程善款失踪》。文中写道:

  “闹哄哄的‘希望工程’筹款,在香港搞了两年,香港人善心爆棚,共捐了七千万元,占全部善款的三分之一。 大陆每三个失学儿童中,就有一个由香港人供养。

  本刊记者为了追查善款的下落,走访了东北、华东和广东的几个偏远郊区,寻访‘希望工程’的每个希望,却发 现大笔捐款不知踪影,受助儿童仍然失学,入学读书仍只是他们心中一个美丽的梦。”

  文章列举了种种“现象”,诸如“数千万元款不知去向”、“港人捐款无资料”等等,似乎用沉重的事实说明: 港人为希望工程捐的款去向“不清不楚”。

  该文刊出后,一些海外媒体全文转载,产生了恶劣而巨大的影响。

  青基会奋起还击

  就在《壹周刊》文章发表的当天,中国青基会立即对文章中提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于第二天即1月22日在 香港《文汇报》上发表了《关于“希望工程”捐款问题的澄清》。

  1月23日,中国青基会又在香港《文汇报》发表评论,题为《败坏希望工程居心何在——评〈壹周刊〉对希望 工程的失实报道》,指出:“《壹周刊》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公开作出一个令捐款人与希望工程实施机构满意的解释。”

  1月29日,香港《文汇报》刊载中国青基会就《壹周刊》失实报道发表的严正声明。

  同日,《壹周刊》发表一篇含糊其辞的文章《我们欢迎指正》,称:青基会“胸襟应该大一点”,“不要一听到 逆耳之言,就大发雷霆”,“如果能提供具体证据,证明我们所得的资料失实,我们愿意更正”。

  一周后,青基会发表了数万字的声明、调查报告、评论文章,对《壹周刊》文章逐条反驳。

  2月4日,204期《壹周刊》再次发文《人身攻击封杀舆论》、《虽有不足但问心无愧》。

  1994年6月17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香港《文汇报》等各大报纷纷刊出中国青基会就《壹 周刊》诽谤希望工程捐款失踪所造成的民事侵害后果,委托香港律师向该刊发出警告信的消息。6月27日,鉴于种种交涉没 有满意结果,中国青基会委托香港律师向香港高等法院原诉庭正式递交诉状,起诉《壹周刊》。

  公堂对簿讨清白

  2000年3月13日上午10时,经过6年的等待,香港高等法院正式开庭审理中国青基会诉《壹周刊》诽谤 案。

  近两周来的庭审中,就案件双方涉及的细节问题逐一进行了讯问和辩论,双方在焦点问题上争执不下。

  被诉方大律师黄福鑫认为:中国青基会方面所提出的索偿方式证据不足,过于概括。这次诉讼只涉及香港人的捐 款,其他海外捐款与本案无关,法庭不应受理。

  原诉方大律师冯华健认为:《壹周刊》的有关文章导致中国青基会的声誉下降,在海外的捐款骤减。中国青基会 因此遭受的损失至少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使内地无数需要希望工程帮助复学的孩子失去了机会。因此,《壹周刊》出版 有限公司必须赔偿。

  大法官钟安德也饶有兴趣地参加了讨论。他举例说:有一位医生原来的病人很多,后来名誉受到损害,只剩下几 个病人了,你怎样证明那些不来就诊的人与医生的名誉受损有没有直接关系呢?

  作为此案被诉方的重要证人、屈颖妍的行踪令人关注。香港方面有传说她已升任《壹周刊》副总编,有的说她在 此案开庭前辞了职,有的说此前她放假去了美国,但她本人在交给法庭的证词中又自称“家庭主妇”。

  在香港,民事诉讼规定裁判者应亲自聆听双方辩论,证人应当场口头作证,反对书面审理。因证人不出庭,被诉 方的法律观点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撑。

  在法庭之外,中国青基会方面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支持。曾经捐资帮助了国内6个小学生的香港人朱炳然,始 终关注并给予了道义上的支持;还在1994年7月7日,为支持中国青基会起诉及诉讼活动,山东兰陵集团公司为青基会捐 款100万人民币。

  中国青基会方面的大律师冯华健在结案陈词的最后,用整整一个小时分析了被诉方的主观意图,指出:被诉方知 道或应当知道中国青基会在当时和现在都是一个有信誉的公益机构,发表《千》文将对其社会公信度产生严重的损害,因此造 成的捐款减少将使贫困地区那些嗷嗷待哺的失学孩子失去复学的机会。他说,被诉方的行为完全是恶意的诽谤和诬陷。

  法庭休息时,原诉方所有工作人员和委托的香港律师都来到法庭外的休息室,冯华健大律师面带笑容说:“对方 已不再提供证人,法庭审理中作证这个程式已经完结。”本报特约通讯员 徐 迅 本报记者 赵建国




相关报道:《壹周刊》诽谤希望工程被索赔逾七百万
相关报道:《壹周刊》诽谤案被诉方唯一证人屈颖妍不出庭作证
相关报道:《壹周刊》诽谤希望工程案双方律师展开激辩
相关报道:香港《壹周刊》诽谤希望工程案开庭审理(2)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生活时报>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