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北京晨报> 新闻报道
 


保卫和平坊原是国耻碑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3月30日 07:03 北京晨报

  一进中山公园大门,人们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赫然而立,上面写着“保卫和平”四个大字,可是这座牌坊的来 历却鲜为人知。近日,记者从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了解到,这座牌坊原来曾是一段国耻的见证。

  据《燕都丛考》、《庚子杂记》等史书记载,这座牌坊建于1901年,原位于东单总布胡同西口,名为克林德碑。 克林德是德国驻华公使。1900年6月14日,克林德在北京内城城墙上曾下令枪杀义和团团民约20人。6月17日,八 国联军攻陷大沽、天津后,继续向北京进犯。6月20日,克林德乘轿赴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途经东单牌楼时,又开枪 寻衅,被清军虎神营士兵恩海击毙,恩海因此被捕。1901年,根据屈辱的《辛丑条约》,清政府派醇亲王赴德赔礼道歉, 并在东单牌楼修建克林德牌坊向侵略者“谢罪”。“原凶”恩海毫无惧色,在牌坊下慷慨就义。1918年11月,德国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北京人民将牌坊拆除,迁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改为“公理战胜”牌坊,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 后,又改为“保卫和平”牌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中山公园一些老员工还依稀记得这座牌坊的来历外,年轻的员工对此几乎一无所知。而在游 客眼中,它也只不过是公园内的一座普通建筑,很少有人了解它深刻的历史内涵。一座记载着国耻的建筑正逐渐被岁月的长河 慢漫湮没,为此,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马玉田、副主任弥松颐、贾凯林等专家联合呼吁:把石牌坊的由来告诉后人,让年轻 一代了解这座牌坊背后隐藏的屈辱历史,知耻而后勇。据了解,市园林局正在研究办理在“保卫和平坊”旁立说明牌一事,以 更好地发挥它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晨报记者赵孟轶)




欢迎下载信息即时传送软件-新浪点点通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北京晨报>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