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邮件 搜索 新闻 短信 聊天 导航
上移动梦网,赢手机大奖。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评论:巴以冲突为何骤然升级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5月21日18:14 北京晚报

  一周冲突不断升级

  5月15日成千上万名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纪念巴勒斯坦民族“灾难日”。愤怒的巴勒斯坦民众在各地同以色列军队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导致几名巴勒斯坦人被以军打死,250多人被打伤。

  5月16日以色列外长佩雷斯表示,以色列基本上同意接受以巴冲突起因国际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但对其中要求以色列冻结定居点建设以换取以巴停火这一点持保留态度。以色列一项民意测验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二的以色列人赞成冻结定居点建设,以换取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停火。

  5月18日星期五,穆斯林的安息日。当天上午在以色列中部海滨城市内坦亚的一个购物中心,一名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成员引爆了随身携带的炸弹,当场有4人被炸死,另2个伤者在医院不治身亡,还有110人受伤。

  内坦亚爆炸事件发生后,巴勒斯坦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即宣称对此负责。“哈马斯”在一项声明中称,该组织实施这一爆炸是为了报复以军日前打死5名巴勒斯坦警察以及“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的一名保镖遭以军袭击身亡事件。据悉,实施这起爆炸的是一名年仅21岁的“哈马斯”成员。

  以色列总理沙龙就内坦亚爆炸事件召集紧急内阁会议商讨对策。指责巴方对“哈马斯”等“恐怖”组织大开绿灯,致使针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行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冲突不断加剧。会议同时决定对巴勒斯坦采取报复行动。

  当天下午,以军自去年9月巴以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以来,首次动用数架F—16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对约旦河西岸城市进行猛烈轰炸,造成至少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约100人受伤。以色列首次出动战斗机对巴勒斯坦进行轰炸,标志着以色列军事行动进一步升级。

  5月19日以色列再次轰炸了杰宁和图勒凯尔姆这两个约旦河西岸城市,共造成50多名巴勒斯坦人受伤。

  以暴制暴激化矛盾

  有专家认为,此次巴以冲突的突然升级,是历年来巴以矛盾不断积累的一个激化。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以色列总理沙龙奉行的强硬的外交政策。在巴以和谈多年来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沙龙的强硬立场所产生的实际效果适得其反,至少在两点上考虑欠妥:其一,沙龙奉行的所谓不向“恐怖主义”妥协的强硬政策适合于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但用之于针对非政府组织的激进“恐怖”行为,难以起到“扼杀”的效果;其二,国际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80年代拉宾时期,在两岸加沙地区,巴解组织尚处于“地下”状态,以色列采取强硬立场在某种意义上尚可归为“内部事务”,国际社会对此谴责的声音也很小。如今巴解组织已成为实体组织,双方冲突已由“内部事务”上升为国家之间的关系,以色列的报复行为自然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原谅和支持。

  此外,沙龙上台以来,巴以双方缺少沟通和对话,也使得冲突的火种越燃越旺。在巴勒斯坦方面,阿拉法特政府目前也处于十字路口,内部主流既不愿放弃推进和平的愿望和努力,可面对缓慢的和平进程和国内焦灼的情绪,又使得阿拉法特在外交政策上表现出徘徊不定。

  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教授认为,以色列以暴制暴的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巴以之间的冲突。事实上,这种带有报复性质的冲突和僵局只会激发出更大的仇恨而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巴勒斯坦也不可能消灭以色列,以色列的强悍报仇也只会激发起巴勒斯坦人民更深的仇恨。王教授分析,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双方恢复对话,平心静气地坐到谈判桌前,以土地换和平这一基点上,以理性、妥协、务实的态度对中东政策做相应的调整,和平的曙光才能早日呈现在巴以人民面前。

  问题的关键还在美国

  巴民族权利机构和新闻部长拉布18日对新闻界说,美国应对以军日前严重的军事升级行动“负主要责任”。他强调,以军在18日动用战斗机空袭巴方目标前肯定通报了美方,否则,以军是不可能采取这样的行动。

  从有关人士的分析来看,拉布所言绝非空穴来风。长期以来,美国一直站在以色列的立场,当然,这首先是缘于美国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在美国,犹太人的力量非常强大,特别在金融界、传媒业,犹太人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举足轻重,有钱能使鬼推磨,倾向以色列在美国而言,完全在情理之中,更何况,以色列盛产石油,从经济利益出发,以色列无疑是美国插入中东的一把最好不过的楔子。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布什上台后,美国在以色列问题上的态度发生变化,即由原来的积极介入转为现在的袖手旁观,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教授指出,这其中暗示着美国外交重点的转移。美国向来把欧洲作为外交关系的重点,中东作为欧洲的侧翼,自然也在美国高度关注的范围。但目前,美国正在考虑转移扼制中心的问题,表现在以色列的态度上,便似乎不像以前那样密切了。

  尽管目前美国采取了一种所谓中立的态度,但舆论普遍认为,解决巴以冲突的关键还在美国。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当年马德里和平进程是美国抛开联合国而单独作出的决定,这次巴以冲突再次升级,美国没有理由袖手旁观。随着冲突双方开出的价码不断高攀,美国最终会出面干预。

  巴以冲突的升级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实习记者王金跃)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发表评论】【时事论坛】【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 招聘市场代表
  • 韩港七日游
  • 东方联发 整租优惠
  • 品质源于专注
  • 征集广告用语
  • 山东地区广告招商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新浪推荐
    新浪网隆重推出手机短信顶级新闻服务
    幽默、美图、FLASH…动漫频道正式推出!
    聚首新浪放飞爱情梦想-新婚专题五月登场!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