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秘鲁150年:看华侨华人业绩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2月1日 11:16 光明日报

  自1849年10月15日首批华工抵达秘鲁之日起,便开始了中国人移民秘鲁漫长而曲折的艰难历程。迄今已 有250万华侨华人生活在秘鲁。他们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刻苦精神,在秘鲁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完全融入了秘鲁社 会,而且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深植于秘鲁文化之中,成为秘鲁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为秘鲁发展、为中秘两国友谊作出了巨 大的贡献。

  为秘鲁发展作贡献

  1849年至1874年,以契约华工名义到秘鲁做苦力的中国人约10万,他们与后来的华侨组成一支新劳动 大军,同秘鲁人民一起,用汗水浇灌了安第斯山中麓东西两边的土地,为秘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秘鲁现 任外交部长费尔南多-德特拉塞格涅斯·格兰达创作的小说《沙国之梦》形象地描写了这一历程(该书已由我国世界知识出版 社译成中文出版)。前不久,光明日报记者何东平采访了费尔南多外长。。

  华工初到秘鲁,一般是在钦恰群岛鸟粪场、塔拉帕卡—阿塔卡马硝石矿区及太平洋沿岸甘蔗种植园和棉花种植园 干活,或在山区修铁路。由于华工的参与,1875年秘鲁甘蔗产量比1820年增长了5倍,糖产量由1870年的200 多吨增至1880年的8万吨;棉花出口由则1865年的0.89万担增加到1873年的9.94万担。1840年至1 880年间的鸟粪开采量达1200万吨,华工则是鸟粪开采的主要劳动力。硝石产量也迅速增长,其收入等于秘鲁其他收入 总和的3倍,其中华工的贡献最大。

  华工的雇佣合同期满(5-8年)后便可获得人身自由,成为“自由华工”。尔后从乡村进入城市,慢慢变成自 由雇工或商人。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和互助的力量,逐渐在秘鲁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到1869年,已有不少华工靠每 月4个比索的工资挣得一份家业,有的积累至三、四万元的资本。第一批到秘鲁的华工曼-德拉克鲁斯获得自由后,在10年 之内便成为有地位的富商。后来颇有名气的“永发”、“邝记”、“邓记”、“宝隆”等商号都是华侨华人在上个世纪末创办 的。

  唐人街也应运而生。首都利马的卡蓬街逐渐成为中国人集居的中心区,各大市场前面的街道两旁,到处是华侨华 人的杂货店、裁缝店、面包店、理发店、修鞋店、茶楼和小饭铺。本世纪20-30年代,华商的经济发展迅猛,其实力仅在 美商和英商之后。

  40年代,华侨华人以经商和务农者居多。1949年,经商华侨华人占其总人数的60%,商店达588家。 务工者占10%,他们开办了不少工厂,如布匹厂、麻绳厂、碾米厂等。务农者占25%,秘鲁北部90%以上的农场都是由 华侨华人开辟的,在50年代的鼎盛时期,坐拥良田万亩的华侨华人就有刘金良、戴宗汉、戴贺廷、黄纯等人。

  50年代,中餐馆生意兴隆,渐渐成为华侨华人的支柱行业。三、四十年代,有一定规模的中餐馆大都集中在卡 蓬街的华人区。规模较大的中餐馆始于唐庄生先生于1949年在利马华人区开设的国华酒家。而今,利马的中餐馆已发展到 3000家以上,在华人区和所有富人区、新区落户。

  同时,华侨华人的商贸公司自70年代起如雨后春笋般遍布秘鲁各地。塑胶业、土特产批发业、粮食加工业、玩 具生产业、保险业和电器业中的富商都不乏华侨华人,其企业营业额在秘鲁同行中的名次逐步前移,成为在全国举足轻重的经 济因素。

  90年代,秘鲁华侨华人事业的兴旺程度高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在商业方面,黄业生先生任董事长的黄氏超市 集团驰名南美,其商店遍布利马市各个地区,年营业额在4亿美元以上;沈根源先生经营的碧宫娱乐公司是同行业中纳税最多 的一家。其他还有刘广平先生任董事长的刘钟文具连锁店、沈镜星先生经营的面粉厂和捕鱼船队、富华国货公司、南美实业投 资有限公司、亚洲集团进出口公司、太平洋公司、丽景旅游等著名公司。

  华侨华人不仅在经济领域事业有成,而且在其他领域亦显露头角。

  在政治方面,已有10多位华人当选为议员,5位华人曾在政府中任至部长职务,其中包括前总理兼经济财政部 长维克托-许会-罗哈斯。在地方政府中担任省市长职务的也不乏华人。此外,在军队和警察中,何-吉列尔莫等5名华人还 晋升至将军。

  在体育方面,有在第18届奥运会上为秘鲁夺得一枚手枪自由射击金牌的华人埃-巴-甘,还有于1961年荣 获玻利瓦尔运动会网球金牌的埃-黄-劳斯、1980年在巴拿马泛美摔跤少年邀请赛上夺冠的路-冈-古-米奇、1981 年夺取南美少年乒乓球赛女单冠军的李倩仪、1986年获得泛美空手道冠军的罗-克-萨拉斯等。

  在文教方面,有任私立大学校长的安东尼奥-张,有担任国际语言学会主席和西班牙语皇家学院通讯院士的欧- 陈-罗德里格斯、荣获全秘音乐比赛(1964年)第一名和亚马孙音乐会(1980年)第一名的埃-迪-李、名画家阿- 特-“阿布里马克”、龚相慈及数以百计的大学教授、作家、名医等。

  秘鲁政府和人民高度赞赏华侨华人的不朽功勋。早在30年代,秘总统黎伊耶就给谢宝山先生授勋;1948年 ,秘鲁政府授予埃-巴-甘“太阳勋章”;1968年,秘农业部长代表国家授予戴宗汉先生农业功臣勋章;1980年秘教 育部授予路-冈-古-米奇“体育桂冠勋章”。1986年,利马市政府为纪念“通惠总局”成立100周年,通过表彰总局 决议,市长巴兰德斯亲自给总局颁发荣誉证书。1990年秘鲁总统授予刘广平“优秀工作勋章”。他们是秘鲁人民的骄傲, 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致力中秘友好事业

  秘鲁华侨是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他们在秘鲁落地生根之后,在长期侨居生活过程中总是想着与秘鲁人民友好相 处,同呼吸共命运。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华侨创办的秘鲁北部农场从中国台湾省引进优良稻种,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秘鲁中部地 区华侨古镜初和张志仁先生的种植园雇佣上万秘鲁工人,而且工资水平较高,受到当地人民的称颂。

  1921年7月28日,秘鲁举行独立百年庆典时,华侨捐资修建一座用意大利云石雕塑的大型喷水池以示庆贺 。水池工程浩大,1924年才告落成,秘鲁总统主持隆重的揭幕典礼并发表热情演讲。

  1925年4月,利马举行建城400周年庆典时,华侨再次筹款,在利马共和国公园内建了羊驼和驯牛铜像各 一座。

  1959年10月,有华人参加的“秘中友协”成立,该协会派团出访尚未建交的人民中国,为增进两国人民友 谊出力。1972年4月,有华人参加的“秘中文化协会”成立,它为推动两国间文化、艺术和体育交往发挥了作用。198 1年8月,以传播中华文化和提高华人社会地位为宗旨的“秘华文化中心”成立。

  始终关心中国的命运

  华侨华人通过共同劳动、互相帮助和联姻通婚,与秘鲁人民建立了友谊,为秘鲁的发展做出了成绩,赢得了秘鲁 政府和人民的信任和尊敬。同时,他们始终以中华民族的血统为荣,关心中国的命运。

  1918年海内外革命者捐资修建黄花岗72烈士陵园,其中的一部分费用就是秘鲁卡亚俄、伊基多斯和皮乌拉 的华侨捐助的。

  抗战期间,秘鲁华侨为支援抗日奔走呼号。萧官锡、何莲香等人为骨干的中华白话剧社,不辞辛苦,到秘鲁各地 演出筹款。1939年秘鲁华侨举办的募捐书画展还曾受到周恩来等知名人士的支持,共筹款100多万美元,并不远万里送 到国内。

  新中国成立之后,秘鲁华侨继续与祖国同舟共济。60年代,戴宗汉先生和戴贺廷先生捐资创办了广州第73中 学。1979年,他们向暨南大学捐资100多万港币购置教学设备。80年代,他们又先后捐款400多万港币,兴建人和 镇高增小学、人和小学和广州市第73中学新教学大楼。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于1988年作出决议,授予他们“广州市荣誉市 民”称号。

  1997年7月1日,秘鲁华侨华人为庆祝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举行盛大花车游行,一百多辆花车摆开阵式 ,绵延几公里,场面之宏大,气氛之热烈,在利马市绝无仅有。1998年,中国发生特大水灾,中华通惠总局和“爱华文艺 社”举办义演义卖活动。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三位记者牺牲、多人受伤和馆 舍被毁的严重事件。消息传出,秘鲁侨胞义愤填膺,组织起来到美国大使馆抗议示威,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可辱的浩然正气。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冒天下之大不韪,抛出“两国论”,企图分裂中国。秘鲁华侨气愤无比,纷纷声讨 李登辉的分裂罪行。中华通惠总局还在《公言报》上发表严正声明,萧耀南、蔡暖球、戴柏良、李鹤龄等从不同角度驳斥了李 登辉的谬论。

  1999年10月17日是首批华工抵秘150周年纪念日,秘鲁华侨华人为此举办了各种大型活动,广大侨胞 再次表现出极大热情。沈根源、杨学勤等先生热情资助,沈根有先生抱病坚持参加筹备工作,中华通惠总局的各位理事和监事 都为搞好此次纪念活动呕心沥血。。

  世世代代华侨华人为秘鲁和中秘友谊所做的业绩将永留人间。(杨发金 刘欣伟)


相关报道: 华人隆重纪念移民秘鲁150年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