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综述:莫斯科爆炸案谜团难解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9月11日 05:33 中国青年报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庆义

  9月9日凌晨,莫斯科东南区一居民住宅发生爆炸事件。到当地时间10日晨为止,已造成60余人死亡、15 0余人受伤。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估计废墟中仍有近百人。俄罗斯非常状态部负责人向记者说,在废墟中发现生还人的可能性 实际上已经没有了。这已是近来俄罗斯发生的第三起造成严重后果的爆炸案。此前,莫斯科市中心的马涅什广场和达吉斯坦布 伊纳克斯克市分别发生爆炸事件。

  夜半响雷

  莫斯科市东南区古里亚诺夫街19号住有六百余位居民。零时15分,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这栋九 层楼房的第4和第5两个门洞瞬间倒塌,爆炸还使附近的7栋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根据莫斯科警方提供的资料,发生爆 炸事件的楼房内共有645人登记注册,其中倒塌的两个门洞里共有72个房间,住着202人。后经警方证实,有60人事 发时未在现场。

  俄救援人员在事件发生后20分钟内赶到了现场,并迅速投入抢救工作。由于爆炸引起了火灾,现场浓烟滚滚, 影响了救援工作的正常进行。据俄非常状态部新闻局凌晨发布的消息,共有897人和200多车辆、设备投入抢险工作。开 始时,抢险人员只使用轻型设备,试图最大限度地保证遇难人员生命安全。9日中午,一些重型机器、设备开往现场,投入抢 险。下午,抢险工作被迫停止两个小时,因为该楼未倒塌的楼体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危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惊动朝野

  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迅速向俄政府总理普京做了汇报。早晨,普京总理与叶利钦总统通了电话,并一直与莫斯 科市长卢日科夫联系。总统新闻发言人亚库什金向新闻界透露,叶利钦总统对这起事件极为重视。叶利钦总统在给莫斯科市长 卢日科夫的信中说,这起可怕的爆炸案震动了俄罗斯全体公民。总统还要求联邦政府和莫斯科市采取一切措施,弄清事件真相 ,帮助遇难人员,事件调查进程将随时向总统通报。叶利钦总统还向遇难人员及其家属表示慰问。

  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当夜赶到现场,亲自指挥抢险。事件幸存人员已被安置在宾馆、工厂的宿舍和一些亲友家中 。针对许多政治家和传媒要求在莫斯科实行紧急状态的建议,卢日科夫表示,没有任何实行紧急状态的原因,“今天尚不具备 实行紧急状态的形势”。

  爆炸案发生后,莫斯科警方加强了首都的安全保卫工作。城市的一些重要目标和群众聚集的社会公共场所都加强 了警力,警察和便衣在地铁站、地下通道、城市广场等地昼夜巡逻,重点是及时发现无主的类似炸弹的可疑物品。

  扑朔迷离

  目前,爆炸原因正在调查中,警方对此问题的回答非常谨慎。一种说法是煤气泄露引起爆炸。普京总理在政府会 议上说,这是一个“基本的可能”,其根据是,爆炸刚刚发生时,报案人员提到了煤气爆炸的可能。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也认 为,发生爆炸的楼房不是引起恐怖分子注意的目标。第二种说法是恐怖事件。因为,煤气爆炸很难有如此大的破坏力,造成两 个门洞整个倒塌。爆炸的冲击波殃及附近几十米开外的楼房,并造成数人死亡。此外,目击者证实,事件发生后,他们没有闻 到任何煤气的味道。俄非常状态部部长绍伊古也认为,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这起事件不像是煤气泄露造成的。如果恐怖案的可 能性成立,人们不排除这起事件与达吉斯坦局势以及不久前在莫斯科市中心和达吉斯坦发生的爆炸案有关。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社会联系中心领导人斯塔维茨基在向新闻界发布的声明中指出,联邦安全局的专家正在认真研 究引起这起爆炸案的所有可能,从煤气泄露到恐怖事件,因此,现在做出某种结论尚为时过早。

  不过,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倾向认为是恐怖分子所为并把这种可能性作为事发的基本原因进行调查。参加抢险的 人员注意到,如果是煤气爆炸,现场就会立即发生火灾,而这起案件是事发20分钟后才起火燃烧,起火地点并不是倒塌的门 洞,而是与其相邻的第七层楼。莫斯科市能源和燃料供给部门也坚决否认是煤气引起爆炸的可能性。专家认为,从现场来看, 这起爆炸案的威力相当于150公斤至200公斤炸药的当量。

  9日中午,一位带有高加索口音的男子向警察局打来匿名电话,称这起事件是对俄罗斯向达吉斯坦和车臣发动军 事行动的回击。电话中称,俄罗斯空军向车臣和平居民点发动的空袭和轰炸造成平民伤亡。但警方并不认为打匿名电话者就是 直接肇事人,因为,在以前发生的恐怖事件中也不乏这种“自告奋勇”承担责任的人员。

  另据一位现场目击者证实,爆炸案发生前几分钟,一辆“伏特”牌小汽车从楼房旁边驶过,车上有4名乘客。目 击者还记下了这辆车的部分号码。9日全天,莫斯科市警方集中力量搜捕这辆汽车,但没有结果。

  莫斯科内务局新闻和社会联系局负责人韦尔什科夫宣布,莫斯科检察院已把此案作为刑事案件进行立案调查,罪 名是“破坏财产,造成严重后果”。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