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半岛晨报 > 新闻报道














点击此处体验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上网遨游之乐趣


再失核武“绝密” 美国人心惶惶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06月14日03:15 半岛晨报

  去年因所谓“李文和间谍案”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12日再次爆出“核武器绝密”丢失案件。美国联邦调查局、能源部反间谍部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安全官员目前正在对整个实验室进行地毯式的搜查。实验室所有正常的工作都已陷于停顿,科学家和工作人员人人自危,“核武器绝密”丢失事件再度把美国上下折腾得鸡飞狗跳。

  国家实验室又丢核机密一向以刊登“惊人内幕”见长的美国《纽约时报》6月12日再度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在当天报纸头版头条的位置上赫然刊出《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再度丢失核机密》的文章。

  这篇文章详细披露了这起惊人事件的细节:5月底,洛斯阿拉莫斯的安全人员在对大火威胁过后的国家实验室各个仓库进行了全面的保密检查。当他们查到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最保密的地区棗负责核武器研制的“X科”绝密仓库时,检查人员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好几个存有核武器设计图纸、方案、数据和敏感资料的计算机光驱和磁盘不翼而飞,装这些光驱和磁盘的盒子被打开后胡乱地丢在仓库的一个角落里!实验室负责人当即决定由各部门负责人陪同反情报官对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所有电脑、保险柜、资料箱、仓库进行了地毯式的搜查,同时对所有有权进入“X科”绝密仓库的人员逐一盘问。尽管搜查仔细得“连一根针”都没有放过,失踪的光驱和磁盘仍不知去向。

  那么,失踪的光驱和磁盘里到底都保存着何种核机密呢?能源部反情报部门13日终于透露说:神秘丢失的计算机光驱和磁盘里装着负责核事故及与恐怖分子核威胁有关事件的能源部研究小组(NEST)搜集的核武器的数据,具体包括研究小组在危急关头将采取措施作出反应的所有核武器的相关数据!此外,失踪的资料里还含有关于美国掌握的俄罗斯核武器计划的绝密情报!

  科学家成“惊弓之鸟”

  最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美国能源部感到尴尬不已的是,这起事件肯定是在李文和被捕入狱很长时间之后才发生的,华裔科学家李文和去年简直被美国的调查人员和美国媒体渲染为潜伏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内“惟一的中国核间谍”,然而,最新发生的这起事件的曝光不啻于打了美国调查人员和媒体一记响亮的耳光。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无疑是最感到震惊的,用他们的话来说简直成了“惊弓之鸟”,因为自从去年闹出所谓的“李文和事件”以来,联邦调查局的特工、能源部的反间谍反情报官员和实验室内部的安全官员三天两头找上家门。美国能源部13日表示,他们本周将随时叫有关科学家和工作人员进行测谎实验!人人自危的科学家们有的甚至已经向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提交了辞职信,因为这种环境已经不再适合搞科研了!

  “丢失案”背后别有用心?

  那么,美国有关方面为何这个时候如此张扬地大肆渲染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核机密丢失事件呢?

  分析家们想到的第一个原因是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有人试图在逃避责任。因为在持续一个月的森林大火中,受到大火威胁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曾经一度处于半关闭状态,并且在慌乱中清理了许多绝密文件资料库。在“搬家”过程中极有可能丢失了这些绝密核资料,从而酿成大事故。为逃避责任,也为了躲避去年因所谓“李文和事件”闹出的尴尬,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负责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这一事件渲染得越神秘越可怕越好。

  分析家们想到的第二个原因是美国国家恐怖委员会最近提出的所谓对外国在美国的留学生进行监视和控制的法案,要求美国军警情报部门加强对在美国的留学生的监视,让军方介入对本土恐怖主义的调查。实际上,美国移民署此前已经开始对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实施监视,因此,美国国家恐怖委员会的这一提法是加大对留学生的监视力度。然而,这一报告立即遭到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美国民权组织抗议说,如果按此报告实施的话,那么光是对外国留学生实施监视这一项就足以说明美国有严重侵害人权的行为,制造美国与部分国家间的紧张关系,结果必然是美国得不偿失。(本报特约记者徐冰川)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美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丢失机密核武器文件 (2000/06/13 09:46)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