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 新闻报道
 


述评: 不想走也得走--迪马辞职无可奈何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3月2日 22:49 来稿

  终于,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迪马宣布辞职了。这位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五号人物,涉嫌卷入重大政经丑闻,在与司法、 舆论"抗争"了两年多后,终于意识到再没有任何退路,才不得不选择了这样一个无可奈何的出口。

  迪马的辞职,对于法国舆论,早已是板上定钉的事情,因此无人感到意外。但由于他的特殊背景,且身居高位,所以 还被认为是"一件事儿",从而引来各种评论。如果把多数议论浓缩为一句话,那就是一位法国政坛人士所说的:"早该如此" !

  迪马辞职,是因为"迪马事件","迪马事件"是埃尔夫系列丑闻的一个重要篇章。说的是在90年代初期,在法国 对台湾出售6艘军舰案中,迪马涉嫌收受巨额非法 佣金,最后促成这笔在政治上产生严重后果的生意。1997年11月, 法国司法部门对卷入此案的荣古夫人进行司法调查,随后又根据这位迪马的"前情妇"的口供,顺藤摸瓜查出迪马卷入此案的 若干证据、线索。1998年1月,迪马的居所被依法搜查,同年4月,被正式列入司法调查。今年2月间,巴黎的共和国检 察官正式核准,以"收藏和 侵占公共财产及同谋"的罪名,将迪马移交轻罪法庭审判。这一决定,不仅结束了一场司法程序 的"马拉松",而且也事实上断了迪马的其他念想。

  其实,迪马不想走。他律师出身,又有几十年的政坛生涯,可谓久经沙场。"迪马事件"曝光后,迪马不断变换手法 ,与舆论、特别是与司法周旋。当两位预审法官开始对其进行司法调查时,他曾提出"司法规格"问题,以一般法庭无权审理 共和国高官为由,希望进入受理此类案件特别行政法庭,进入事实上的程序"冷冻"。去年3月间,随着"迪马事件"的隐情 进一步曝光,迪马深陷其中的事实更为明显,要求 其辞职的呼声甚高。迪马又使"告假"出一招,不再主持宪法委员会工作 ,但还保留着名义。直到辞职前最后一刻,迪马还在寻找所谓"荣誉出口"。他希望面见总统,亲上辞呈,把出场动作搞得" 风光"一点。不过,和前几次一样,迪马未能如愿以偿。

  迪马辞职,对于"迪马事件"的司法调查和审理,无疑是一重大进展。而从法兰西共和国的尊严和荣誉方面看,也是 至关重要的。法国的宪法委员会,以保护宪法为宗旨,它负责监督总统、立法选举以及全民公决的合法性,可谓国家大法的" 护神"。身居宪法委员会主席一职,也是一种荣誉和象征。而象迪马这样涉嫌政经丑闻、面对司法追究的人,如果继续坐在这 个位子上,显然是对司法的嘲弄,对共和国威严的损伤。正是看到这一点,一段时间以来,法国舆论不断向迪马施压,希望他" 知趣"而主动辞职。很多政坛人士,包括和迪马党派一样的社会党政要,也纷纷要求其及早请辞。不久前,"迪马事件"继续 升温,没有压力加大,宪法委员会内部也形成"劝退"主流观点,甚至考虑动用"强迫辞职"程序。

  对于这一切,迪马自然心里有数。所以,不想走,也得走,不得不走。迪马在法国政坛"驰骋"了近半个世纪,又曾 为前总统密特朗鞍前马后,也是风头出尽的显赫之人。如今年逾古稀,落得个吃传票、上法庭的凄凉地步,也许是他没有想到 了吧!(文汇报驻巴黎记者王双泉)



相关报道:法国国家宪法委员会主席迪马辞职
相关报道:法国外长迪马被转交巴黎轻罪法庭
相关报道:法国前外长及情人因卷入贿赂案可能受审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