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邮件 搜索 短信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6月12日《午间一小时》:人鱼夫妻的海底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6月20日14:42 中央电台《午间一小时》

  嘉宾:陈受珩(中国潜水运动学会科学委员会负责人)

  曹 川(中国潜水运动学会科学委员会负责人)

  主持:原 杰

  责编:刘 钦

  主持人原杰:听众朋友好,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谈话节目《午间一小时》,欢迎您继续收听,我是主持人原杰,《午间一小时》节目开播已经将近半年了,在这半年中,到我们节目来做客的嘉宾有不少,而且在我们这些嘉宾里,夫妻嘉宾也有一些,譬如说将要横度英吉利海峡的张健和他的夫人,另外还有我们国家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和他的夫人等等都到我们节目中做过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非常吸引人的故事,今天我们的节目现场也请来了两位嘉宾,这两位嘉宾仍然是一对夫妇,而且他们仍然有他们非常吸引人,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两位嘉宾,坐在我旁边的这一位是叫陈受珩,陈先生您好。

  陈:你好!

  原:曹女士您自己做个自我介绍。

  曹:我是曹川,大家好。

  (嘉宾背景:丈夫陈受珩和妻子曹川都是中国潜水运动学会科学委员会的负责人,因为夫妻两都酷爱潜水而被称为人鱼夫妻,从事潜水运动六年后他们已经从潜水爱好者逐渐向环保爱好者转化,本次节目中,您不仅能听到夫妻二人对奇妙的海底世界的描绘,而且还能感受到夫妻二人对保护我国海洋资源免遭破坏的强烈愿望,听众朋友,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谈话节目《午间一小时》,欢迎您继续收听。)

  原:给我的两张名片上写着陈受珩先生是博士,什么博士?

  陈:我是历史学的博士,但是我研究的课题是外交外贸。

  原:曹川是硕士,什么硕士?

  曹:法学。

  原:一个外交外贸的博士,一个法学的硕士,偏偏就迷上了潜水。能谈一谈怎么就迷上了潜水呢?

  曹:其实当时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去游泳,看见人家在训练,然后就是非常大的响声把我们吸引过去了,之后我们明白这就是潜水,潜水我们还没试过呢,是不是试一试。

  原:那么是想学潜水就学了吗?

  陈:当时我们也没想那么简单,报了名以后就开始接受培训,考证。

  原:先是在游泳池?

  陈:是的,先是在泳池里接受基本技术的训练和理文课的培训,那时候她还没下决心,三心二意,觉得新鲜,但是后来我们去大连,第一次去大连潜过一回水,当时很兴奋,第一次到开放水域去潜水,她只是做一个旁观者,她在一边看着。

  原:那时候是您——

  曹:他先有了证,我好像正在考。

  陈:还没考下来。

  原:潜水还需要有个证。

  陈:按照国际惯例,国际有很大的潜水组织,基本是一样的,一个潜水员首先要接受理论的培训,同时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定要考试才能拿到潜水员的证,这种大组织的潜水员证是全世界通用的。按照全世界通行的规矩,你到任何一个潜水地去潜水的时候,每家潜水店或者潜水公司首先要验看你的潜水员证,这个证有不同的级别,根据不同的级别他要给你分组,同一水平是一个组,这样确保安全,如果没有这个证说明你没有经过训练,一旦出了危险,谁让你下水谁要承担法律责任。

  原:以前我觉得好像这就跟一般的游戏一样没有特别的要求,我觉得那时候我去海南,在海南人家说是可以潜水到水下看看,交了一点儿钱之后你就可以穿上衣服跟着下去了,您这个好像还比较麻烦。

  曹:他们那么做法是一种体验潜水,就是让大家体验一下这个过程。

  原:就是我刚才说的那种是吧?但是您这种就是真正的潜水了。您当时没考下来是?

  曹:一个是当时我身体不太好,就把这个延后了一段时间,那时候因为一个是没有证,再有就是对潜水还是有一种恐惧,很多人都问过,作为一个妇女,参加这样潜水运动是不是挺可怕的,说实在的,当时我心里是有一点儿恐惧,那时候去大连潜水,实际那次的经历让我有一种完全改变的看法。

  原:没下水也能有完全改变的看法?

  曹:是。这个情况我简单介绍一下,那次大家都是第一次下潜,就是跟我先生一组的这些人。

  陈:10个人一组。

  曹:都是刚刚取了证,导潜人数也不是太多,实际上就是带的人数多了一些,这样就下去之后,上来的时候,因为大连的水域有些特殊,下面有一些水涡,就把他们冲走了一两个人,其中就有我先生。

  陈:我是其中之一。没有经验,能见度就两三米,稍微慢一点就丢了,丢了刷的一声就走了。

  曹:方向、定位都不是太熟练,所以他就找不着了。

  曹:当时我没下水,我是在岸上划了一个小冲气船在上面玩,原来我真是去那儿玩的,但是一上来看别人都上来了就我先生没上来,当然还有另外一个人,当时让我特别担心的是导潜的表情和动作,他就大声的喊,一声一声的叫着我先生的名字和那个潜伴的名字,到处找,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确实是挺危险的,如果找不到的话。当时我想的是什么呢?我想我得考这个证了,我先生迷潜水,下次他再下去我一定跟他一块儿下去。

  陈:同进退。

  原:挺让人感动的,这有献身精神。

  陈:当时我有一种想法,下水我确实有点儿害怕,可是不下去剩我一个人那我更害怕。

  (音板:听众朋友,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谈话节目《午间一小时》,今天节目的主持人原杰和一对酷爱潜水的夫妻嘉宾将跟您一起聊一聊人鱼夫妻的海底情结,在下一个环节中您将会听到潜水时在海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请您继续收听《午间一小时》节目。)

  曹: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最初肯定是很新鲜,那时候很兴奋,再过一段时间可能有一些恐惧,因为遇到一些问题,每个休闲潜水的人都曾经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庄:能举点儿例子,你们遇到什么问题让你们恐惧吗?

  曹:比如像刚才讲的——

  庄:不是为了让大伙儿都不去潜水,让大伙儿长长这方面的经验。

  曹:比如水里遇到海蛇,有些比较危险的动物。

  原:是不是下去之前还要对这些东西有个认识?

  陈:应该说培训的时候就会告诉你,所有的教材里都会说到,但是这个东西就像开车一样,你必须潜到一定次数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危险,什么是一种理论的,和你还隔得远。

  原:曹川接着说。

  曹:最近大概两三个月前去菲律宾,有个事情,实际我当时没恐惧,可是让其他人真是恐惧了一下,我潜水实际也潜了很多次,我看到一小群鲨鱼过来了,我一转身就下去了,追鲨鱼。

  原:不是鲨鱼追你。电影里都是鲨鱼追人。

  陈:那是艺术加工,实际现实生活中最可怕的生物还是人,下去以后人不算海洋生物但是人猎杀鲨鱼确实是很可怕的。

  曹:当时并不是说鲨鱼追我这一点让大家觉得比较恐惧,而是我下去之后,因为我下得太快了,休闲潜水有一个极限的深度,这个深度是40公尺,就是40米。不能超过这个极限,当时因为我追鲨鱼没有看,实际我们都有测试的装备,实际我这是一个违规动作,不能那样,非常迅速的,一下十几米就钻下去了,因为当时我看到鲨鱼确实想跟它走。

  陈:很兴奋,已经忘记了。

  曹:我觉得没有走多远,但是海洋毕竟是鲨鱼的家,它在水里游就像我们在陆地上骑自行车一样,简直非常自如,我一下去它可能也是想带着我一起玩,所以一摆尾巴就下去了。它一下就50多米,我下到44、45米,当时我的呼吸器就有感觉,呼吸有困难,面罩压得非常紧,这时我就知道好像超限了,一看所有人都停在了40米。

  陈:其他人都在30多米,因为40米是极限,呼吸器要根据质量的好坏,比较差的呼吸器可能就吸不上气了,这时我一看她不顾一切下去了,所有人都在30米上下站住了,都在看着,手足无措,因为这是我自己老婆,我不下去更不行了,当时就冲下去叫她,当时她都没反应,后来我碰她的头,让她赶紧上来,她马上让我马上下去给鲨鱼拍照,人鱼共舞,我说绝对不行,我们都带着潜水电脑,我告诉她不行了。

  原:你们都在打哑语了是吧?

  陈:此处无声胜有声,只能靠手语来表示。她一看确实很深了,没办法,非常不情愿的上浮,但是很危险。

  曹:确实很危险,上浮之后,由于我的肺活量不可能比他们那些男士大,但是我的氧气比他们都用完得早,就是因为我下潜太快了。确实很危险,上来以后大家都批判我。

  原:太贪玩了。

  陈:说不愿意弄得我们大家去打捞你的尸首,本来出来玩都是很愉快的。

  曹:从那以后我也很老实了。

  原:是要小心点,本来想是今后怕先生出问题所以学潜水,最后您出问题了先生还得替您担心。

  (音板:)

  原:经过几年的潜水,见到了海下非常美妙的情景,跟我们谈谈海下行吗?

  陈:碧蓝的海下,一个崭新的世界向你开启了一扇门,这时候所有的海洋生物就那么美好,它用特别宽广的胸怀来接纳你,来欢迎你,我们回来的时候就说当你学会了潜水,走进了这个领域之后,另外一个世界就向你展开了,走进了以后你再也不会回来,因为它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你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因为你每去一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你的生活不会一层不变,会不断有新的变化,让你非常兴奋。

  原:曹女士呢?

  曹:尤其是水下往水面看的时候有阳光,一种蓝的颜色,这时候阳光透过海水照下来,那种感觉确实是一种享受。

  曹:确实有这样的感觉,我还想说,人,特别是现在,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节奏这么快,大家都会有一些问题,有疲劳的时候,不愉快的时候,但当你真正到达水下之后,见到那些鱼——水的压力就变成了一种放松。

  陈:而且在每次潜水的时候在潜水地也好,在潜水船一个小组或者临时搭的潜伴,在潜水地晚上来的游客,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来放松自己,享受生活,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都很宽,因为出去,阳光、沙滩、大海,心里马上想的都不一样了,一个很愉快,另外交的朋友也不那么世侩,因为大家没有利益上的冲突,所以很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

  原:用过去的话来讲是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陈:而且我们还认识很多世界的环保人士也好,自身一些潜水员、水下摄影师,很多人,应该说我们看到所有质深的潜水员基本都会成为水下的环保者,因为我们爱护地球上最后的一块净土,这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所有这些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我认识很多人都曾经是非常棒的潜水员,同时又是非常厉害的猎鱼者,但是最后他们都放下了鱼枪,拿起了相机,而且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大家宣传和教育。

  原:潜水会上瘾吗?

  曹:会。

  原:上瘾到什么程度?

  陈:认识我的朋友开玩笑,说一听到潜水我就开始热血沸腾,一到了潜水地我就像扎了针似的,他们说的,不知疲倦,不管是风吹浪打多么危险,晕船呕吐对我来说都不能阻挡我亲近海洋。

  原:女性的感觉比较细腻,我想听听曹女士对潜水的一些感受。

  曹:潜水确实让人觉得很兴奋,而且每一次潜水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时候真是这样的,特别难受,想放弃。

  原:您也有想放弃的时候?

  曹:有,晕船,晕得实在太难受,大家伙儿在船上有吃的东西,尤其是很多很好的热带水果,你看人家都在吃但你就是吃不进去,而且不停的往外吐,那时候确实想我下次再也不来了,可是不管后滚翻也好,往前也好,真正跳到水里面见到鱼,每一次都见到不一样的鱼,实际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那时候这个想法又是九霄云外了。

  原:就是一进入水下的享受感就会——

  陈:你会得到一种补偿,一切辛苦你都会觉得有报偿,这也不算什么了。

  原:你们俩每次都是一起去吗?

  曹:尽量创造条件吧。

  陈:我94年留学回国我就说我们只要有可能大家出去都一起,不再分开,除非不得已的时候,所有出去都要两个人在一起。

  (音板:陈受珩和曹川夫妻受聘于各种杂志做特约记者,并且经常代表我国参加水下摄影大赛,所以潜水的时候他们不仅要装备潜水器材,还要携带摄影器材,那么他们在海底是怎样摄影的呢?请您继续收听今天的《午间一小时》——人鱼夫妻的海底情结。)

  原:刚才几次谈到拍摄,今天是不是带了一些照片让我们看一下?

  陈:好的。

  原:因为是广播,我们不能像电视似的给听众朋友一些特写镜头让大家看清楚。让曹女士给描述一下吧,因为曹女士还是《摄影世界》的特约记者。

  曹:我们一起谈。这个照片是在美国——

  陈:佛罗里达群岛

  曹:美国大陆的最南端,这是猪鱼,它也很有意思,书上介绍它像姑娘一样很羞怯,一般都是躲在洞里往外窥测,只有没人的时候它才会到海草地里转一转。

  原:能够拍到它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陈:而且特别难得的是猪鱼,我拍它的时候它还居然能停留在人的手上和潜伴靠得很近,鼓着腮帮子围着人不停的转悠。

  原:这很有意思啊。

  陈:它很好奇,它觉得这也是海洋生物,也想了解一下。

  原:我觉得你们要是经常去潜水是不是对海下的生物认识会越来越多?

  陈:是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学到很多海洋知识,你看到珊瑚看到鱼的话,你不认识的话上来马上要查鱼书,我们每次潜水都有潜水记录,我们看到鱼之后回来都要赶紧记上它的英文名字,回来把中文名字查过来,同时这个鱼的习性等等,有时候我们还要写些文章,在这个过程中还增长了很多海洋知识,同时也增长了很多环保的知识,我们两有分工,我拿一部相机,她拿一部录像机,回来以后我们互相交叉,因为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回来马上提醒一下,这是什么东西?不认识马上再问认识的人,所以潜完水上来也是很热闹的,潜伴儿或者一组的马上就互相交流了。

  原:大家也互相交流?

  陈:对,你有什么可笑的事情我有什么,大家都讲讲就是这样,你们没经历的我经历了就会小小得意一下。

  曹:就像有些人钓鱼,我跑的鱼最大,遗憾半天。你没看见的是最好的。

  原:这我看还挺漂亮的。

  陈:这是在马来西亚的斯巴丹岛拍的,这座岛也是世界靠前的潜地之一,斯巴丹岛的特点就是大鱼和热带鱼,你看在鱼缸里的热带鱼都是特别小的,在海里就大好多倍。

  原:那海是一个大鱼缸了。

  陈:对,斯巴丹岛还有非常出名的就是海龟,海龟滩,我们俩碰到一回几十只海龟在那里停留着。

  原:你看这张非常漂亮,色彩斑斓的。

  曹:这是海葵和小丑鱼。

  陈:小丑鱼是咱们在所有介绍海洋的电视、电影里见得比较多的,它有很多种颜色,和海葵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帮海葵清除垃圾,海葵排出的粘液是有毒的,保护小丑鱼不受别的生物的攻击,是非常美的。因为它动感很强,拍出来质感非常好,所以海葵和小丑鱼是特别主要的题材。

  曹:实际在水下小丑鱼也确实是很有意思的,我们这次在菲律宾,导潜就让我们看小丑鱼在海葵里,他用手一碰海葵,海葵就自然的收缩,收缩之后,实际收缩之后小丑鱼就找不到它的家了,它就瞪着两只眼睛在上面看着。

  陈:到处找。

  曹:莫名其妙,家没有了。

  陈:一看那样子特别可怜。更可笑的是曹川拿一个水下的灯在配合我要照小丑鱼,她侵占了旁边的两条黑色的鱼的窝,那个黑鱼更绝,一瞧她占了窝二话不说咚咚就在她脑门儿上猛敲几下,结果敲了一个包。

  曹:包是有点儿夸张,但是确实是,我又不能动,要帮他打灯——

  原:劲儿很大,真是要攻击你。

  陈:生气了。

  (音板:)

  原:有人说好像在国内潜水的海域没有国外的好看,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

  曹:在北边可能是由于纬度的关系,水冷了水下的生物就少一些,很漂亮的热带鱼,珊瑚就少一些。

  原:跟这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是有关系的。

  曹:南边,海南一带可能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像水温升高,珊瑚大面积的死亡,还有我们观念上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把珊瑚采集上来,那么实际珊瑚在水里是活的,上来它就死了,采集上来一个是观赏,以前破坏比较多的是用它烧石灰,有这样的。

  原:有工业用途。

  曹:是,实际没有珊瑚就没有鱼,近海的鱼类资源也就没有了。当然这一点可能跟我们的宣传教育缺乏有很大关系。

  陈:我们立法这些都没跟上,因为从近海的比例来说占不到2%的珊瑚供养着25%、26%的鱼,比如以珊瑚礁这些为基础的鱼,像我们常吃的石斑等等这些全部都是珊瑚鱼类,一旦它被破坏以后,因为珊瑚一年才长几个毫米,往往一米多大的珊瑚就要上千年才能长到,我们在海南看到很多渔民也好,他们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把珊瑚给砸了或者开采上来卖给游客,游客拥有这个市场,他们来了就想带点回去,这样使近海珊瑚迅速被破坏掉,珊瑚有三个功能,是鱼的栖息地,是它索饵的地方,同时还是它繁殖的地方,现在鱼没有基础了,这样再把珊瑚恢复起来可能要——

  原:这基本是它生存的重要依托是吧?它生也生在这儿,住也住在这儿,吃也在这儿,产卵也要在这附近。

  陈:所以就非常可惜,尤其海南,我觉得这么多年,我原来在海南住的人就说大约在十年前三亚还能经常看到海龟,这些年渔民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所以海龟根本没有了,我们在三亚潜水,我记得两三年前我们基本见不到什么鱼,而且鱼看见人远远就逃跑了,不像在国外那些地方,还有一些可能经济并不如我们国家发达的国家,那些鱼看见人来就特别主动的跟你亲近,跟你问候,你感觉不一样。

  原:它不怕人。

  陈:保护得好。

  曹:这也是他们的立法,我在马来西亚听说原来在斯巴丹岛刚开始开放的时候人确实也非常多,对海洋的生物、动物和珊瑚压力都很大,后来他就立法,每天在这个海上停留的人数不能超过80个,就这样,你必须提前预订,订好这个房子过来,几天之后有人走有人再来,每天只能有80个人,这样——

  陈:带来一种平衡,就能保证这个环境,使它能够再生,能够恢复,这个比较重要,另外他的意识比较要紧,一个是立法严格,另外一个是教育,像埃及,我看一到潜水点马上树一个非常大的牌子,上面有阿文写的也有英文写的,上面的主要意思是你不能拿东西,你不能破坏环境,如果破坏,后面用非常大的字,用惊叹号,内容就是要罚款或者还要怎么处理你,他们周围的居民也好,渔民也好很多都是没有文化的人,但是他们带你出去潜水看你都看得特别紧,这些渔民都知道我不把这个环境保护好,我就砸了自己的饭碗,他是为了长久,为了子孙后代考虑,不像咱们现在好多倒好——

  原:先卖了得钱再说。

  陈:对,殊不知这样了今天有钱明天就没钱了,后来可能就会成穷光蛋,这都是竭泽而渔的做法,都是非常不可取的。

  (音板:)

  原:一般人们旅游都愿意从外面带回一些纪念品,你们老在水下,没有想过要带回一些纪念品?

  陈:我们,因为有个行话,在潜水圈里大家都知道,就是说对潜水员来说在水下除了气泡什么都不能留下,也不能扔任何垃圾,要爱护环境,然后除了照片什么也不能带走,你要把所有的海洋生物都留给后面的人看,这样它活在那里才值钱,你要为别人考虑,另外你自己也可以再来,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在国内潜水的时候,咱们国内对我们这方面的教育是比较差的,而等我们出去之后,像泰国等等很多国家,我记得我们第一次在泰国潜水的时候导潜为了不让大家动手碰珊瑚什么的把手都抱在胸前,让大家都这样,除了照片,你要照相拿着相机再说,其它都要求把手抱着。

  原:你们是不是以为这是什么规定动作?

  曹:现在我们有这样的习惯。

  陈:如果你有这种企图他们就会批评你,有时候像一些珊瑚它死了扔在那儿,贝也死掉了,看上去也挺好的,大家都想留个纪念,这个心情是有,但是他就严禁你这样。

  原:死的都不能拿?

  陈:绝对不让动,然后批评你,久而久之自己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后来就很习惯了,而且也有这样的责任感要保护好这些东西留给后人看。

  原:那带回来最好的礼物就是你们的照片?

  曹:是。

  原:我觉得这也挺好,你通过玩,通过潜水能够强化自己的环保意识。

  陈:别的不说,我们去三亚所有旅游的这些人大家都知道爱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如果人人都不主动去买珊瑚,海龟也好,这些渔民就没有这块市场,就能保护环境,反过来对渔民的生活也会带来促进,因为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潜水来看这些海洋的动物和生物和植物,如果我们都形成一种共识很快就能转变这种环境。

  原:就是说如果大伙儿都这么认真的去做,今后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不像现在这样,可能你今天买了一块儿,回到家做一种摆设,人人都这么做,成千上万的人都来这里旅游,最后就造成这个环境的枯竭。

  陈:可能永远不能恢复了,可能要好几百年上千年。而且你买很小一块珊瑚这是很自私的做法。应该把这些东西留下来大家都能欣赏。

  原:我想现在能去潜水的人还非常少,你们是经常能在水下感受到这种资源的耗竭的,为了让大伙儿加深印象是不是可以跟我们形容一下?

  陈:应该说咱们国内的看起来还是挺触目惊心的,我在海南潜水我们看到比较好的潜水点,很多珊瑚都被渔民砸掉了,遍地白骨,因为珊瑚活着的时候是珊瑚虫,它死了以后尸体堆积起来形成珊瑚礁,很大的礁盘直径一两米,就被他们凿了,但是又很沉拿不上去,就扔在了下面,根倒了以后上面活的珊瑚也不能存活了,我们看到这些特别痛心,而且随着这种破坏鱼也越来越少,水也越来越浑浊,想养鱼水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在三亚的很多潜点鱼就很少,如果从拍照的角度来看根本没有价值。

  原:我去三亚的时候像尝试性的,有的花点儿钱下去,很多人回来以后说你可别听他们的,那都是骗人的,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没有。

  陈:我们觉得这个特别不好,因为实际海洋不是这样的,但由于野蛮式旅游的开发,而且使很多潜水爱好者望而却步。因为海洋没什么好看的,而且由于海南这种过度开发之后,要恢复可能就要很多年,都说海南无支州岛非常好,我们去了之后,潜水明显就看到珊瑚,我们前年去的,开发也就两三年功夫,珊瑚迅速向海里退化,靠岸的很多珊瑚都死掉了,看得我们特别痛心,而且这样也索然无味了,因为我们看过很多很好的景,我们也很希望在国内看到很不错的,但是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音板:)

  陈:不仅仅是珊瑚,就是海龟,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大概是20几年前了,那时候有个电视叫《潜海姑娘》拍得也非常美,就是潜海姑娘和海龟一起游泳,当时觉得美极了,然后到了海南第一次就想见见海龟,那时候就看到有些人带帽的盒,下水之后没有见到,最后在三亚的一个游泳池里发现了在游泳池里趴着,我们就问当地酒店的人,他说这已经在我们这儿住了好几年了,实际这是非常难见到,在水下根本见不到。可是到了像刚才讲的斯巴丹岛,它那个地方海龟确实非常多,它也是这些年来保护以后才把这些海龟留住,如果过度开发的话,那么海龟离岛也越来越远。

  原:看来海底资源跟陆地资源是一样的,在陆地上搞环境保护的人都知道很多地方经过保护过去不常来的鸟儿都会飞到这儿来栖息,海底恐怕也是这样,你要破坏它,不去珍惜它,这些水里的生物就会离远人类。

  陈:是,后来我想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和条件能够走出国门看看国外是怎么保护环境,还有获取比较多的海洋环保的知识,我们也是记者出身,我们也有义务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推广和呼吁,保护我们的海洋环境,我们就下了这个决心,逐渐向海洋环保人士转化。

  陈:我相信大家都注意这个的话,今后一段时间还是会恢复的,就像我们前些年,在北京好像找不到鸟,连麻雀也找不到,原来我们早上起来听到有鸟叫,后来根本就没有,但是这两年仔细听一听鸟又开始叫了,所以我觉得就是跟这些年咱们重视绿化和保护鸟类,保护动物很有关系,所以我相信海底也是一样的,大家保护,有这个意识将来就会好。

  庄:谈着谈着话题越来越沉重,稍微轻松一下,在海下进行潜水,对人的性格会有什么改变吗?还是首先要有一种好的性格才能参加这种活动。

  曹:我觉得好多是原来不是太注意,有时候讲到一个事情也觉得这是一个大话,比如人帮人这一点,有时候觉得比如,不说舍生忘死,这种话说得有点儿玄了。

  原:不说舍生忘死就说见义勇为?说点儿什么?亲情、友情?

  曹:人帮人确实在水下让我体验特别深,还是讲我追鲨鱼那一次,鲨鱼大概到了6米停留一的时候我的气瓶已经没气了,我就做了一个手势,到底了,导潜马上让我过来,把他的备用呼吸器摘下来让我跟他共用一个气瓶,就是共用一瓶气,这时候上来我确实特别感激,因为在水下没办法跟人家表示什么,上来以后我就特别感激,我说谢谢,他说这不算什么,但是在带我上去这十几米,实际上大概也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我确实想了好多,实际上跟他共用一个气瓶好像就在分享他的生命一样,真是觉得好像这种给予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原:而且没有这样经历的人恐怕很难明白这一点。

  陈:潜水休闲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品味,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你会感觉生活如此美好,第二是潜水只是这个文化中的一部分,你对海洋的知识对海洋生物的亲近,另外对海洋保护的意识还代表中你在这种文化中是如何定位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你所交的朋友,尤其是出国潜水,真是来自五湖四海,全世界的都来,不管你是做什么,不管你是很大企业的老师也好还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大家都坐在一条潜水般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平等的,而在组织上,往往都是一趟潜程下来大家由有点陌生有拘谨成为无话不谈,很好的朋友,而且因为没有利害的冲突,这个友情还是比较珍贵贵的,而且比较纯洁。

  (音板:)

  原:有没有什么下一步的打算?

  陈:我们两个从今年想再忙也要抽很多时间在一些媒体上进行宣传和教育,普及这种知识,另外使我们美好的感受能够与很多愿意从事这项运动的朋友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推广我国的水下水下环保事业,做一点宣传的工作,我想我们平常也要特别努力的工作,这样才能有时间安排出去潜水,这也是对自己辛苦工作的报答和奖赏,我们基本计划今年一直到明年都是这样的。

  原:能告诉我下一站的目的地是哪儿吗?

  陈:我们正在选择,国外的我们很想——

  原:就斯巴丹岛吧。

  陈:这也是目标之一,我们也想再去看看,但主要是亚太地区,像澳大利亚这些地方都很好,现在亚太地区好地方太多了,我们最近的一个目标就是北京周围的一个水库。下个月要从外面来一个潜游,他说北京一定没什么可看的,我说一定让你看一个很特殊,我们想来想去,就安排一次水库的夜潜,因为有的水库当年把山拦住了,那些树晚上夜潜的时候照上去跟鬼魅似的很恐怖,这样会很刺激,我们打算安排一次这样的。

  原:好,谢谢二位今天到我们的演播室里跟大伙儿描述了潜水运动这么丰富的景象,同时也预祝你们下次能够通过你们的潜水运动获得更多的收获。(结束)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发表评论】【时事论坛】【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 最新留学情报
  • 计算机外语培训
  • 二手车最新信息
  • 济南IT产品热卖
  • 广东最新职业培训
  • 缔造生活新空间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相关链接
    袁阔成将作客《午间一小时》 中央电台征集观众(2001/06/20/ 13:27)
    崔永元作客《午间一小时》:让座有奖该不该(2001/06/20/ 08:25)
    6月16日《午间一小时》:丁克家庭(2001/06/19/ 06:48)
    6月6日《午间一小时》:多彩的校园(2001/06/18/ 15:07)
    中央电台《午间一小时》专题
     新浪推荐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最新推出足球经理游戏--风云总教头之甲A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罗大佑周星驰周润发…明星星座大揭秘!
    中国青年队征战世青赛
    2001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指南-考生报考好帮手!
    订阅手机短信张NASDAQ最新行情
    谁是最美的新娘:网友婚纱靓照大比拼!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