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南方日报 > 新闻报道
 


对深圳博士后下岗事件的看法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2月2日 11:20 南方日报

  本报报道了深圳市最早引进的博士后肖拴锁在深圳科技工业园总公司下岗的事件,随后还开辟专栏发表了大量的读者 来信,引起了全国各地10多家新闻媒体和国内外人士的关注。一位从事人事工作的专家指出:“下岗”事件之所以引起如此 广泛的关注,是有深厚的社会根源的。高级人才的不合理使用和人才浪费现象在很多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人才浪费是最 严重的资源浪费。

  博士后下岗成了新闻

  1999年3月,深圳科技工业园总公司唯一的博士后肖拴锁下岗了,并在此后8个多月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 作。本报报道这起事件之后,读者纷纷致电致函本报,甚至一些国外的留学人员也发来传真或电子邮件,表达对这一事件的关 注。它表明,作为一个高学历人才,不管出于何因,其下岗总是不同寻常的,是值得人们关注的。

  博士后下岗事件报道之后,一些单位和个人纷纷找到记者,要求了解肖博士的详细情况,希望这位下岗的博士能 到他们那里工作,还有的单位专门派人到深圳请肖博士。这又表明,人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可宝贵的财富,高级人才被弃置 ,不管出于何因,是不可思议的。

  从博士后下岗看人才浪费

  博士后下岗是否正常?大部分读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人的下岗都是正常的,博士后也不例外,但在 我们这样一个人才资源有限,特别是高级人才稀缺的国家,博士后下岗使我们不能平静。有人指出,科教兴国,靠的是人才, 目前我们国家的人才缺乏,而社会上人才浪费现象却很普遍,一个博士后被弃置这么长时间,正是一种典型的人才浪费现象, 这件事的发生应该促使社会对人才使用和人才浪费的问题予以深切的关注。

  深圳科技工业园总公司搞双向选择,肖博士竞争不过法律科班出身的同事,而他又不愿服从分配,安排他下岗似 乎没有错。但肖博士作为一个在植物生物工程方面受过全面系统教育和训练,在科研和技术开发方面也取得过一些成绩,并在 企业工作了8年的高级知识分子,竟然下岗了,这不能不令人惊奇以致去探析 。

  科技园总公司说,单位没有他适合的岗位,但肖博士认为,科技园有他能够胜任的工作。问题是,肖博士为何固 执地只填写法律事务室以致下岗呢?

  肖博士下岗的消息公布后,省内有40多家单位(包括深圳的近10家)向肖博士招手,这些单位有高校、科研 院所、政府机关、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肖博士对其中的一些单位表示满意。一夜之间,肖博士可以选择的岗位竟 然如此之多。不少人据此而为肖博士下岗叫好,高声称赞“人才流动就是好”,“这里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但我们还是想 追问:“这里为何不留人?”

  一方面,很多单位感叹“千里马”难觅;另一方面,一些单位使用高学历人才,仅仅作为摆设,没有很好考虑怎 样发挥他们的作用。不仅是博士后、博士,即使本科生、硕士生在岗位上不能发挥自己长处的现象十分普遍。某从事陵园开发 的企业曾经有5位博士,其中还有一位航天博士。这种人才浪费现象固然与人才自身的价值取向有关,但个人的选择背后有其 深刻的社会原因。

  关注博士后下岗意义重大

  许多读者谈到,解决人才浪费问题,做到人尽其用,政府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和人才本身都有责任:作为政府有 关部门,应该为高级人才的流动做一些切实的工作,市场经济不等于不需要政府有形的手,比如跟踪高级人才的使用情况,成 立专门为高级人才流动服务的中介机构,制定一些利于高级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等;作为用人单位,引进人才要实事求是,要 充分考虑自己单位的需要,并能够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条件,对在本单位不能发挥作用的高级人才,用人单位应妥善分流;至 于拥有高学历的人才,必须承认特定时间域和专业域的约束,必须在实践中接受磨练和检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完善 自己的人格,增长自己的才干,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关注博士后下岗不会没有意义,这种意义不仅仅在于一个博士后的重新上岗 。(本报记者 陈广腾 郑君)


相关报道: 深圳下岗博士后再临江门甘化厂
相关报道: 博士后三月下岗 至今为工作发愁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南方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