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不拘一格降人才--记北京大学摆脱人才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月19日 10:19 光明日报

  让数字告诉你

  世界一流学府无不以英才荟萃、名师云集而著称,北京大学同样如此。百年北大之所以长盛不衰,深刻的原因就在于 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使其精神魅力和优良传统得以不断地弘扬光大。让我们先看一组数字:蔡元培主政北大时期,1918 年全校200多名教师中有90位教授。

  在有资料可查的76位教授中,35岁以下的就有43位,50岁以上的仅6人,最年轻的才25岁,胡适、刘半农 等当时不过27岁,年轻大师们传播新科学,倡导新文化,造就了“五四”时期北大的辉煌。

  然而,就在10年前,刚刚度过90岁生日的北大却陷入了一场空前的“人才危机”之中,这是又一组数字--

  院士平均年龄70多岁,年逾古稀;

  博导平均年龄64岁多,早过盛年;

  教授平均年龄59岁多,临近花甲,45岁以下教授为零;

  年轻教师大进大出,极不稳定,有的年份流失率竟达57%;

  校级干部平均年龄58岁,中层干部平均54岁……

  10年“文革”造成的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和改革开放后人才外流的后果终于显现出来了,学术和管理骨干层移出了 创造力的高峰时期。

  返校的校友在未名湖畔不住地感叹:北大就像一位迟暮的老人,看不到她的青春与活力了。

  深深的忧虑萦绕在每一位北大人的心头:人才断层的背后就是学术的断层、传统的断层,如不迅速解决,北大面临的 将不是创一流的问题,而是生存问题了。

  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教代会都把队伍建设列为最重要的议题,大力推进跨世纪人才工程,在保持老中青合作的 格局下,稳步推进新老交替,花大力气扶植能够跨世纪担负重任的中青年骨干。

  九十年代初以来,北大启动了培养中青年学术和管理骨干各200名的人才工程,制定了宽松的离退休政策,破格提 升中青年教授,宣布到世纪末吸引千名博士来校,培养、选拔、引进、聘用、共享……各种措施纷纷出台。

  10年过去了,伴随着百年大典,北大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了的微笑,让我们再看一组数字:

  现有2300多名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4岁,45岁以下的占60%以上;

  在822位教授中,45岁以下的有166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800余人,占35%;20位中青年学术骨 干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4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36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 、二层次的21人;

  经过大幅度的机关改革之后,19个部处干部平均年龄44岁,比改革前下降8岁……

  10年奋斗,北大终于摆脱了人才危机,教师队伍已从“文革”前毕业的为主体过渡到了以“文革”后毕业的为主体 。在知名老教授继续发挥作用的同时,一大批中青年人才迅速崛起。大部分院系基本解决了人才断层的问题,数学学院124 名教师中有70名博士,中青年教师中除4名在职攻读学位和1名归国硕士外,其余全部具有博士头衔。化学学院184名教 师中有76位博士,哲学系68名教师中有32位博士,其中绝大部分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

  在两组数字的背后

  重大转机的出现,有赖于科教兴国战略,有赖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环境和大政策。当然也有赖于北大的十 年埋头奋斗,否则就不会有两组数字的鲜明对比。

  数字的背后,蕴涵着非同一般的人才理念和用人原则。分析这些理念和原则,你会感受到北大特有的开放、大气、唯 人才是举的胸襟和气度。

  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广开进贤之路。在人的问题上,坚持德才兼备,敢于不拘一格;坚持五湖四海, 不搞近亲繁殖;

  坚持学术自由,尊重个性发展,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北大独特的精神魅力所在。

  --在800余名博士教师中,国外学成归来的近300人,毕业于国内院校的近300人,北大自己培养的200 多人,三种学缘大体上各占三分之一,避免了“近亲繁殖”,促进了学术交流、碰撞与升华。化学学院提出:今后本院培养的 博士,如果没有在校外学习工作的经历,原则上不予聘任。

  --北大首批招聘的11名“长江学者”中,只有两位是“土生土长”的北大人,其余9位均有国外著名大学就读和 工作的经历。

  --拥有一支高水平学术队伍的光华管理学院,用自筹资金公开招聘年薪50万元的重量级学者,院领导对此解释说 :一定要选择水平比自己高的人来学院任职,这样才能发展,才能创建世界一流的管理学院,这应成为一种理念。

  北大的努力目标就是造就一支以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为核心的跨世纪骨干队伍,而且必须两种素质并重、两支队伍并 重,即坚持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并重、学术骨干队伍建设与管理骨干队伍建设并重。

  用人当其时,用人当其壮。应该在一个人的精力高峰、创造力高峰和进取心高峰时期,给其创造足够的条件,使其最 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才智。对人才,不能只按一个模式培养,要敢于突破旧的框框,打破论资排辈观念,叠加各种政策资源。

  --从1994年开始,滚动式选拔培养跨世纪中青年学术骨干100多名;近年来,114名中青年教师被破格晋 升教授,142名被破格晋升副教授,极大地改善了教师队伍的职称和年龄结构。

  --1995年以来,每年都有100多位海外博士申请来北大工作,经过严格筛选,三分之一左右能够进校就职, 一旦进入北大,学校就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创业条件。

  --经过持续努力,“中青年军团”已经崛起。数学学院、化学学院、城市环境与科学系、中文系、哲学系、法学院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等一大批院系的队伍在结构、年龄、素质、梯次配备等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前景。城环系的杨开忠教授19 96年走上系主任岗位时只有34岁,他和一批从哈佛大学、东京大学、多伦多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毕业的博士们一道,迅速 改变了该系的面貌,科研经费成倍增长,在争取各种重大基金和进入国家重要工程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绩。

  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一个杰出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是一般人才所无法替代的,他可以带动一个学科,凝聚一支队 伍,开创一个领域,突破一座高峰。科学上只承认第一,拔尖人才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夺取科学上的“第一”,促进并导引社会 向前发展。在吸引拔尖人才上,北大打破平均主义,鼓励一马当先,政策资源向领头雁倾斜,“杀出了一条血路来”。

  --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刘忠范1993年来北大任教,学校为他组建了跨学科的纳米实验室。目前他手下有27位科 研人员,260平方米的实验室,在纳米技术研究领域屡创佳绩。刘忠范动情地说:“我的实验室无论是在实验条件、学术环 境还是学术成果上,并不比世界一流大学差,在中国、在北大同样可以做一流的工作。”

  --已在美国耶鲁大学取得终身职位的邓兴旺表示愿来北大工作,校领导立即接见谈话。邓兴旺提出,需要30个助 手、500平方米的实验室、500万美元的实验设备,并与耶鲁大学共享实验室。应该说,这个“价码”是不低的,但校领 导当即拍板,责成有关部门迅速落实,由此还引来了国家科技部对该实验室2500万元的更大力度的支持。为什么这样做? 就是因为邓兴旺是个人才。

  --针对住房这个困扰人才的老大难问题,前校长吴树青大声疾呼“住房就是人才”!1995年,学校单拨170 0万元建设人才房,筑巢引凤。近年来,北大仅打破常规分配的人才房就达400套,去除了中青年骨干的后顾之忧。在讨论 李岚清副总理亲切关怀的兰旗营住宅小区分配方案时,校领导改变过去以年龄、资历为主要参数的排队方法,要求45岁以下 的学术骨干必须占到三分之一。

  关于拔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北大党委书记任彦申教授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扬长补短、扬长避短、扬长护短。”他 对记者说,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拔尖人才只是在某一方面有杰出的才能,不可能是全才。从教育培养的角度,对人才应该 扬长补短,既要发扬他的长处,又要弥补他的短处,力求全面发展;从用人的角度,一定要扬长避短,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发挥最佳用人效益;从保护人才的角度,有时既需要扬长,也要敢于“护短”,环境是复杂的,不然人才可能还没来得及发挥 作用就被求全责备给弄倒了。

  学者对环境是比较挑剔的。校园是一种环境,条件是一种环境,政策也是一种环境,学术氛围和领导水平更是一种环 境。宽松的学术环境是很多人放弃优厚待遇来北大任职的重要原因。自由民主、兼容并包的学术之风,是北大高举了百年的不 倒旗帜,也是学术研究的必要前提。学校在紧紧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积极营造学术氛围,各种讲座、报告、研讨 令人目不暇接。在这里,有学术的碰撞,碰撞中不断升华出智慧的火花。学校对归国人员采取来去自由的政策,因为他们自信 :越开放越有人才,越封闭越没有人才。

  北大人都懂得人才难得,校领导更是求贤若渴。队伍建设常常是党政联席会的最重要议题,有时为了争取一个人,学 校要追踪几年的时间。难怪有系主任说:“我们有时找校领导汇报工作都排不上时间,可是人才一来,书记校长都出来迎接。 ”

  老一代学者为年轻人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每一位年轻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蔡生民教授对刘忠范的“ 四处举荐”,徐光宪院士对严纯华的“慧眼识珠”,两位系主任为佘振苏“甘当助手”……都在北大传为佳话。已过古稀之年 的植物分子学教授曹宗巽动情地说:“在我们这盏灯熄灭之前,一定要点亮一盏更明亮的灯。”

  这是何等的境界!有了这种境界,北大的星空一定会更加灿烂。

  又一串新数字

  1999年下半年,北大设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校级关键岗位,进入岗位的教授每年将大幅度增加津贴。

  3万、4万、5万!

  一石惊皱春水。在国力尚不十分强盛、教师工资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如此举措引起了科教界的广泛关注。

  这个举措源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的实施。在北大百年庆典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 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北大迅速抓住机遇,提出创建一流大学计划,并被教育部列入“面向二十一世纪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中,得到国家大力支持。

  一流大学计划的实施是从人才突破入手的。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尤其是要有一批能站在前沿、有希 望领导一个学科达到世界水平的杰出学术带头人。在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尤其要注意防止平均主义,有钢使在刀刃上。经过充 分论证,党政联席会果断决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配套的方针,迅速启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这次改革不是普调工资,而是分层次精选出能担负重要职责的学术骨干和管理骨干队伍,对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实行 较高强度的津贴支持。改革的指导思想是32个字:“着眼一流、立足改革;淡化身份、强化岗位;突出人才、优劳优酬;存 量不动、增量拉开。”

  改革是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人员分流的基础上开始的,2800余名各种非教育规模基本编制人员被剥离出来,进入设 岗范围的人员只占在编人员的56%左右。

  岗位设置是这次改革的核心。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北大设定了A、B、C三类岗位:A类为校级关键岗、B类为院系 重点岗、C类为院系基础岗,每类岗中又分三级。A类岗是重点中的重点,A1岗100人左右,担负重大教学科研责任,必 须是著名学者;A2岗近300人,是学科带头人的角色;A3岗的500多人则为教学科研上的骨干力量。A类岗是学校重 点支持对象,总量占在编人数的13%左右,他们如果能完成岗位职责,每年将得到5万、4万、3万元的岗位津贴。津贴发 放并非一次到位,月发额只占三分之二,年终考核通过后才能拿到另外的三分之一。

  教师应聘上岗必须公平竞争,经过院系、学部、学校学术委员会三次严格审核,并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最后经学校 党政联席会议审定。

  据北大有关职能部门的统计,一个优秀教师和一个普通教师,改革后的总体待遇差距大约在5倍左右,这将从根本上 扭转长期以来教师待遇低而平的状况,改变了低水平的平均主义,改革实际上是对优秀人才的资助计划。

  这种待遇构架不但与世界著名大学相对接轨,更重要的是转换了一个机制,更新了一种观念。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方式 发生了质的改变,即从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岗位管理突破了原有体制首先从职称、资历、年龄等身份因素出发的固有模式 ,着力突出人才,低职可以高聘,高职也可能低聘,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教授再也不是终身 制了,再也不是按照身份来发挥作用了,而是按照能力水平和实际贡献取薪。在北大,教授可能上A类岗,也可能上C类岗, 甚至可能没有上岗,而有的副教授可能比教授聘的岗位级别还高,铁饭碗终于打破了。

  从纵向上讲,这是建国以来高校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从横向上讲,在全国高校中是率先实现突破的一次改革,其意 义不言自明。




相关报道: 评论:赞人才升值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